补气良品——黄芪
时间:2022-06-035354

黄芪( Huang Qi)

【处方用名】:

黄芪、口芪、绵芪、箭芪、炙黄芪、盐黄芪。(处方写黄芪、口芪、绵芪、箭芪,取生品。)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及一切元气不足之症。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炮制】

1、生用:拣去杂质,剪去根头,清水清洗,捞出,润透后切斜片0.3~0.4分厚,晒干。

2、蜜炙:先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黄芪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或微带焦斑,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斤用炼熟蜜6两。

3、盐炙:将黄芪片与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尽时,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斤用食盐3钱,加水适量,化开澄清。


【炮制作用】

蜜炙,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盐炙,引药入肾,治崩、带、淋、浊。


【常用量】

一钱五分至三钱,大量可至数两。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湿、虫蛀;

炙黄芪、盐黄芪,密闭,贮于阴凉干燥处。


【神农本草经】

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

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也。

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

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

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

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

为其补气之功最优。

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芪也。


民国时期名中医、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张锡纯老先生就很善于用黄芪治病救人。



他认为黄芪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

黄芪性热,用之得当,转而能去热;

升补之力,尤其用在治疗妇女流产、崩带方便效果更好。

在其自创方“玉液汤”、“滋膵饮”中也多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