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正当时】中医教你“夏养心”,健康入夏不生病!
时间:2025-05-05202

立夏健康提示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气温升高、万物繁茂。此时养生应以 “养心护阳、健脾祛湿、防暑避热” 为主,顺应自然规律,调养身心。



一、立夏·节气说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5月5日将迎来立夏,标志着阳气渐盛、万物繁茂。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此时养生需 “重养心、护脾胃、防暑湿”,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



二、中医养生三大关键


1、养心为先


• 饮食:多吃红色食物(红枣、红豆、樱桃),适量苦味(苦瓜、莲子心)清心火。



• 作息:晚睡早起(不超过23点),午间小憩15-30分钟补心血。


• 穴位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劳宫穴(握拳中指尖处),每日按压3分钟。


2、健脾祛湿


• 忌贪凉:少喝冰饮,避免寒湿伤脾。推荐山药、薏米、茯苓粥。


• 食疗方:四神汤(莲子+芡实+山药+茯苓),每周2次煮汤饮用。



3、防暑不贪凉


• 外出戴遮阳帽,避免正午暴晒。


• 饮品推荐:乌梅冰糖饮(乌梅3颗+冰糖适量煮水),生津解渴。



三、立夏特色疗法推荐


✅ 三伏贴预约启动:冬病夏治正当时,调理呼吸道、关节病。

✅ 夏季艾灸:足三里、中脘穴,增强脾胃功能。



四、药膳推荐


1、莲子百合绿豆粥


材料:绿豆50g、莲子(带心)20g、干百合15g、粳米50g、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所有食材加水煮沸,转小火熬40分钟,最后5分钟加入冰糖


功效:

• 绿豆清热解毒

• 莲子心清心火

• 百合安神润肺


▶ 适合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者


2、冬瓜薏米老鸭汤


材料:鸭肉300g、冬瓜200g、薏米30g、茯苓15g、生姜3片


做法:鸭肉焯水去腥,薏米、茯苓提前浸泡1小时,所有材料炖煮1.5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

• 冬瓜利水消肿

• 薏米健脾祛湿

• 鸭肉滋阴不燥热


▶ 适合湿热体质、易水肿人群


3、酸梅汤(古法改良版)


材料:乌梅15g、山楂10g、陈皮5g、甘草3g、桂花2g、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药材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过滤后加冰糖、桂花冷藏


功效:

• 乌梅生津止渴

• 山楂消食化积

• 陈皮理气健脾


▶ 夏季解暑必备饮品,比冷饮更健康


4、山药芡实排骨汤


材料:排骨300g、山药200g、芡实20g、莲子15g、枸杞10g


做法:排骨焯水备用,山药切块(处理时戴手套防痒),所有食材炖1小时,最后加枸杞


功效:

• 山药补脾养胃

• 芡实固肾祛湿

• 莲子宁心安神


▶ 脾胃虚弱者的夏季温补选择


五、禁忌提醒


❌ 忌大汗淋漓(耗阳气)→ 运动选清晨/傍晚,如八段锦、散步。


❌ 忌情绪过激(心火旺)→ 静坐、听古琴曲《紫竹调》疏解烦躁。


专家简介



       林国清,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传统内科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舌象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中医膏方分会委员。2020年中国赴菲律宾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名医苑出诊专家。2000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继承人,师承福建省名中医、“最美中医”李学麟主任,从医20余年,擅长内科杂病、外感热病、消化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及中医体质调理、中医养生、膏方开具。


       预约挂号:林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