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抗疫专栏

坚守在一线·致敬最美身影 | 我院急诊门诊:“使命在,听从指挥,干就对了”
时间:2022-12-31 阅读:171 次

开栏语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我院医务人员再一次挺身而出,奋战在第一线。


      他们火速响应,他们昼夜奋战,他们奋不顾身,他们竭尽全力……


      他们的身影,奔忙于急诊、发热门诊,疾行在各科室病房,守护在病患左右……


      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一个目标——守住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


      他们的付出,应当被看见,被尊重,被记住——向坚守在一线的最美身影致敬!


讲述人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邵丹


      “出车”,刚接一趟病人回来,马上又出诊,马不停蹄,120急救车“滴嘟滴嘟”的声音,此起彼伏。近半个月来,我们每天的出诊量达到四五十趟,是平时日出诊量的三四倍。


      “接诊”,应收尽收,不停地接诊。以12月26日到12月29日四天的接诊量来说,达到了1000多人次,每天都是三四百人次,这相当于一天完成了以往两三天的工作量。大家每天上班都是马不停蹄地干,不上厕所、不喝水,午饭几乎是倒进去的,为的是节省时间,提高接诊速度。夜班都是透夜,十几个小时没有停歇,下夜班回去后感觉被抽干了,倒头就睡。


      “马上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肾上腺素静推”,收治的病人以呼吸道疾病、发热的病人居多,抢救室里,医生每天都在插管、心肺复苏。原有的氧气、呼吸机、监护仪已远远不够,很多设备都从其他病区“江湖救急”。


      抢救室由原来的8张床增加到20张床,加床已经加到了候诊区;急诊病房里21张病床都满了,出一个病人,马上入院一个,且很多都是危重症;EICU六张床,有5个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病人,还有一个用着无创呼吸机,也随时准备插管……


      这两周来,急诊属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接诊量、出诊量、抢救量都非常大。而救治病人的也是一群“病人”——生着病的医护。


      上周以来,我们急诊科的医护受到很大的影响,减员非常严重,大部分医护都是在高强度的工作后就被感染了。陈恺、吴丹、林文海、何少华、陈宏杰、游杰在值班期间出现发热、畏冷、心悸等症状,但他们仍坚持完成工作后才休息;每一波被感染的同事症状都非常严重,高热、畏冷、全身疼痛、咽痛、严重鼻塞这些新冠典型症状几乎全中,但他们非常坚强,像汪文静、林志明、王榕、唐岩、黄双燕、叶鸿志、梁志奇、黄树凌,聂宗辉、付洋,他们高烧一退就返岗,很多时候来上班的时候,还是属于那种“很飘”的状态,靠的是一种意志力在坚持干。由于不断有人被感染倒下,有些同事恢复稍好一点就放弃休息,像郑建新、萧凤珠、林而强、吴天生,他们及时补上空缺,让救治工作得以良性运转。我们急诊科主任吴晖更是已经连续上班十天,周末也在加班,每晚都加班到十点多。我的核酸是阳性,但是幸好目前为止症状相对比较轻,还没有出现高热,就住在医院里,能做的事情我尽量去做,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大家拧成一股绳,互相帮忙,互相扶持,一起扛。


▲急诊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吴晖正在接诊病人



      面对疫情新形势,医院要求“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从各科调派了医生来支援我们,帮助我们分流急诊病人,减轻我们的压力,让我们有更强的动力做好本职工作。



讲述人

急诊科护士长 郑剑珍


      人,急诊科到处都是病人,咳咳咳不断,唉声喊痛不断……


      候诊区,排成了长龙,从预检分诊护士站排到了室外空地。



      急诊病房的床上都躺满病人,急救的平车上也躺着人,甚至候诊椅铺一条被子加个枕头变成简易的病床也让病情稍重一些的躺着给氧了。


      抢救室的病床从8张增加到20张,在脚都伸不进去的环境下,医生护士在“夹缝”中尽量保持稳定的姿势救人。夜间是病床全满的状态,早上查房完,分诊了1个病人,送进来2个,分诊了两个,送进来5个……


      两部120急救车全天候连轴转,出车的男护士袁圣洁是个“00后”小伙子,人高马大,身体强壮的,也支撑不住,累得伏在车前。


▲男护士袁圣洁累得伏在车前


      疫情发展的态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凶猛。我们急诊科医护也深受影响,全科72名医务人员,仅剩2-3人没被感染(截至12月29日)。全身严密防护的情况下,缺氧、胸闷、上气不接下气、鼻子堵的身体状态下,做着高强度的工作,大家都非常顽强,无一有怨言。


      使命在身,听从指挥,干就对了,全科医护都是这股子劲儿。急诊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吴晖发着烧,从感染人数增加开始,他也被感染了,但是每天都在抢救病人,没有一天缺席,非常令人敬佩。夜班值班医生陈宏杰发着烧坚持彻夜不停地救治,下班时已累得虚脱,脱下防护服时,白大褂、里衣已经湿透,瘫坐在地上。


▲发烧坚持上班的陈宏杰医生,值完夜班脱下防护服,喝了水就瘫坐在地上,累得说不出话来


▲施淑雅护士,强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在岗位上坚守,过了饭点,吃着冰冷的快餐。


      医生们班内时间忙着救治,下班了再补充病历等文书工作,一个班次下来,原本7个小时的班至少增加到10个小时。当他们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烧得通红,脸上汗水、鼻涕黏在脸上的狼狈模样,看得让人心疼。


      作为护士长,每天都会临时接到护士病倒的消息,就必须临时调班,找人顶上。令我感动的是,每次都有人及时响应:护士长,我体温降下来一点了,我上;护士长,我好一点了,我来……


      而坚持上岗的,其实是“腰要断了”的感觉,仍绑着腰带坚守;救治完病人,晚上七八点,自己才摸黑去做雾化……


      作为护士长,我担心团队因为自身状况、工作强度、家庭压力等被击溃,但是,我看到了医护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病人也会帮忙维持秩序,点滴的支持让我们动力无限,相信医护携手、医患同心,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急诊科郑剑珍护士长带病坚持工作



编后语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急诊科成为了医院“一线中的一线”。忙到起飞的这群医务人员,实际上“飞”不起来,就像邵丹医生说的“是飘着的状态”,仅少数的一两位症状稍轻,其余都带病坚持。但他们每个人都绷紧精神状态,用行动、用专业践行他们说的那句话——“使命在,干就对了!”


      在这波疫情来临前,急诊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吴晖就带领医生团队拟定了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症状的中药方,市民纷纷反映,对于退热、全身酸痛等疗效很好。请他讲述时,他已连续十几天没有休息,刚量完体温——38℃,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瘫”坐着,身心俱疲,说不出一句话来。而想到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第二天又如同“打了鸡血般”地工作,喉咙痛得像吞了刀片,还要大声说话让病人听明白,恨不得准备一个话筒来对话。


      邵丹医生的讲述是在邀约的第三天清早七点多完成的,她回复说“不好意思,非常忙”,接着简要地回复了10条语音便又赶去开启新一天的“战斗”。


      郑剑珍护士长的讲述在接近傍晚五点半的时候完成,忙了一天,她才想起来还没有给发烧的儿子和婆婆拿药。而发稿前,我们得知,她的血检显示,连日来的带病坚守已经给她的肾功能带来了损伤,急需休息、治疗,可她顾不上自己,而是忙着把一个一个的病人安排妥帖。


      讲述中,他们都强调突出团队,不要写他们自己,他们为团队精神所感动,语带哽咽。谨以此文,希望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精神,被看见,被尊重,被记住。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