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
全面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治未病党支部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一)支部成立时间及成员情况
治未病支部成立于2021年,现有党员1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对象1名。支委5名,设正副书记各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纪检委员1名。
(二)科室负责人情况
科室负责人、支部书记张富,1980 年 4 月出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2002 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 年 7 月参加工作,2012 年9 月起任治未病科(体检中心)科副主任,2017 年 11 月至今任治未病科(体检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2017年3月任内科四党支部副书记兼纪检委员,2021年3月治未病科党支部书记。兼任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从事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余年,主持并参与多项厅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数篇,擅长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风险评估及干预,通过生活方式管理、中医治未病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健康管理技术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慢病进行干预、随访和管理,指导负责多项“治未病”服务人群干预方案。
(三)承担工作
福建省人民医院治未病科以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指导思想,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体检为基础,以中医传统特色技术传承发展为特色,探索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服务路径。科室服务以亚健康、体质偏颇人群及慢病需中医干预的人群为主,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和干预服务,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开展针灸、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外治手法,重视指导生活方式的改善,重视情志疏导,重视各种运动配合中医功法结合的运动观,积极推广本院自制茶饮、膏方、香囊等特色服务,重视慢病管理,制定部分慢病的中医干预方案,包括原发性高血压中低危人群、脾胃虚弱人群、肥胖人群、吸烟人群等,针对重点人群实施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全程服务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求得长远效果
(四)支部获得主要荣誉
2023年艾力彼全国中医医院健康管理科排名第五;2023年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党建引领中医药服务下基层》入选人民网“2023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典型案例”;2023年度“国家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质量控制哨点单位”;高分通过治未病重点专科验收;2023年度医院“先进党支部”;2023年度患者最满意的护理单元。
二、案例内容
案例围绕践行“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要求,抓住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这一契机,突出党建创新引领,实施中医治未病服务“品牌”新模式和路径,围绕学科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业务一体部署,同步推进,相融互促,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支部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活跃支部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体现基层党组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彻底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宗旨。
(一)增强支部组织功能,筑牢政治理论武装
科室积极探索医护培养新模式,通过支部书记、支委上党课、讲党史,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等方式,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开展,活跃支部组织生活。全年组织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4次、政治学习12场,支委会12次,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各类重要讲话,学习台账清晰。
(二)党建“三级联创”,打造“健康榕电”品牌
项目与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联动,依托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本着“党建联动、业务融合、队伍联建、活动联办”原则,探索“党建+健康管理”项目模式,以为基层职工办实事为宗旨,提升职工健康管理水平。探索“党建+中医健康管理”项目模式,根据不同节日、节气、纪念日等订制服务企业员工及重点人群方案,在三八节、端午节、三伏期间联合医院妇科党支部、中药党支部、中医党支部、上门点对点开展中医健康科普讲座、节气时令中医养生保健指导,运用中医经络仪、四诊仪、体质辨识仪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现场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义诊等活动并针对中医体质偏颇人群的睡眠障碍、脾胃失调、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进行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温通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技术体验,并连续5年在三伏期间安排中医医护团队上门为员工体质辨识,进行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足迹遍及福州周边各地市基层公司,服务近3000人次,宣传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增强基层员工健康意识,提高员工身体素质,提升员工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同时,配合单位深化“三自一帮”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联合医院名中医进行健康讲座、现场义诊、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等服务项目,在重阳节为基层老人上门服务,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中医药膳指导、端午避秽香囊制作、八段锦养生指导等服务,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
(3)普及治未病健康知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卫生领域,服务“三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治未病支部于2018--2023年连续5年派出科室优秀骨干参与福建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行义诊、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等,对肝脏代谢情况、高脂血症、肾脏功能、糖尿病、传染病、肿瘤高发、心脏病、骨质疏松等慢病进行筛查,加强农村地区重大慢病健康管理,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改善农村贫困区域人群健康状况,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足迹遍及闽东、西、北乡村贫困地区,服务当地百姓1000余人次。
(4)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实现互联网+健康生活
治未病支部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科室成立宣传工作小组,维护运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打造“强组织、有温度、正能量”的新媒体形象,积极组织科室医护人员撰写、拍摄健康科普文章及短视频,定时间定计划制作发布健康科普内容及科室动态。目前公众号已发布了数百条健康宣教知识,后台有9万余人关注,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2023年5月拍摄完成的治未病科、治未病门诊宣传片在科室公众号平台、医院视频号、新福建、福建卫生报等新媒体发布,在本地带来了强有力的宣传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