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吉祥山医时光

【吉祥山医时光】一台老相机 半部医院初创简史
时间:2024-07-17 阅读:983 次



  潘亮展示父亲拍摄的省人民医院老照片。


  “吉祥山医时光”征集报道发布后,不少热心市民来电。近日,福州的潘亮先生带着父亲潘麟士医生的老相机,揭开了一段与省人民医院有关的尘封往事。相机见证了医院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也展现了老一辈省人民医院医生的平凡伟大、奉献仁爱。


  老相机:留存医院影像


  “我愿意将相机送给医院,献礼建院70周年。”65岁的潘亮介绍,他的父亲潘麟士是省人民医院创办之初的一名医生,母亲是护士。1945年,潘麟士夫妇应聘到台湾,后在淡水开办一家诊所,1947年回到福州。1953年,潘麟士被省卫生厅抽调“西学中”,由西医转成中医。同批转来的还有庄子长、赵棻。“西学中”培训结束后,三人一同调入省政府创办的首家公立医院——省人民医院,那时正是1954年12月。


  潘亮说,从创院到1969年,父亲都在省人民医院工作。2004年的一天,整理父亲遗物时,潘亮发现了老相机和满满一袋历史资料,其中不少是与省人民医院有关的老照片。


  老照片有数十张。根据袋子上的标注,拍摄的地点都在医院旧院址:一处位于延平路,一处在交通路。潘亮将这些珍贵的照片赠予了省人民医院。


  老照片:记录温暖回忆


  潘亮告诉记者,这些老照片都是父亲所拍。那个年代相机很稀有,父亲在台湾行医时购买了一台。


  从这些老照片中,不仅可以窥见省人民医院初创时期的模样,一睹当年创办医院的艰辛与不易,也能让人们感受到那个时代医生的精神风貌。


  其中一张照片摄于1956年。那时省人民医院还在延平路12号。照片记录了小儿科挂号处的景象,家长抱着孩子在小窗口咨询,周边不少群众还打着赤脚。


  还有一张照片记录着医院外景,那是一栋小洋楼,护士站在露台上。“这洋楼原本是福州美且有糕饼店老板的别墅,后被安排给省人民医院使用。”潘亮介绍。


  在1962年国庆节拍摄的医护合影中,可以看到医护人员穿着朴素,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这些黑白影像,虽已泛黄,却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温暖与力量。“后排三个医生从左到右,就是我父亲、赵棻、庄子长。”潘亮介绍。


  老照片也记录下省人民医院交通路院址的夏日影像。门诊部挂着一面面竹帘,为群众遮挡暑热。


  参加省人民医院50周年院庆时,潘亮从一名老医生那得知父亲那些年的“拍客”故事。


  老医生说,当时全院只有潘麟士有“私人相机”,有啥事大家就叫“小潘,快来拍个照”。潘麟士无形中成了医院的“义务摄影师”,为医院留下了一批初创时期的珍贵影像。


  老故事:展现医者情怀


  潘亮说,老照片也好,老相机也罢,让人倍觉珍贵的是,从父亲那听来的那个年代的医者故事。


  潘麟士掌握英、日、德文,到省人民医院后,不仅做临床研究,还被安排整理、翻译散落民间的偏方单方。起初,医院领导们还挺担心要大家献出祖传单方并不容易,没想到许多老中医乐于奉献。比如著名的武术大师万籁声,十分开明,不仅自己奉献,还帮忙说服一些民间医生献方子。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50年代,潘麟士还与万籁声等同在省人民医院一个诊室一道行医。


  “我父亲曾说起,万老年龄比他大20岁,但非常谦虚,很好相处。”潘亮说,父亲是西医出身,突然转为中医很不习惯。万老就开导说:“我看中医很好嘛,我年龄比你们大都自学了中医,行行都能出状元嘛!”


  此后,潘麟士沉心研究起中医,还和来自闽西的中医李白克,以枯痔疔治疗痔疮为主,用3种外文写了论文,获得全国文教卫大会群英奖。经不断革新改进,这一技术迄今还在省人民医院应用。


  潘亮说,父亲在医院的陈年旧事、拍摄的老照片,或许可以作为早期院史的补充,成为医院文化的一小部分,可以让当今的医护人员体会到医院创业初期的筚路褴褛。


  征集方式


  如果您有关于省人民医院的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等,可拨打0591—86255809,或扫下方征集二维码,上传相关资料。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