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这些行为,都是“脊柱杀手”!
如今,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正在对学生的脊柱造成伤害,常见有以下情况:久坐高度不合适的桌椅,书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操作电脑,躺在床上玩手机、看书,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跷二郎腿,睡过于软的床,趴睡等错误睡姿;单肩背包、书包过重、书包重心不贴背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进而诱发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病的出现,造成体态异常、疼痛、脏腑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脊柱侧弯多发生在6—18岁之间,女性更高发,目前我国超500万中小学生有脊柱侧弯。常见脊柱向一侧“C”行单侧偏弯,或双侧偏移躯干中轴线,形成“S”形弯曲。它是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脊柱侧弯不仅影响体态,出现驼背、高低肩、长短腿、骨盆倾斜等,还有可能造成肩背部、腰部顽固性疼痛。严重侧弯可引起外观畸形,出现肩胛骨或者肋骨后凸,严重者会出现胸廓旋转畸形,表现为两侧乳房不对称,上身倾斜,躯干缩短等,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脊柱侧弯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后期矫正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及早筛查,一旦发现问题,尽早康复治疗尤为必要。
脊柱侧弯专病康复门诊
目前我院康复医学科已开设脊柱侧弯专病康复门诊,已具备完整的矫正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1.专项评定:X线评估、体态体能评估、关节活动度评估、肌力评估,表面肌电评估、心肺运动能力评定等。
2.手法治疗:针对性进行整脊、筋膜放松等现代康复治疗。
3.运动康复训练:牵伸凹侧紧张短缩的肌肉通过呼吸训练增加胸腔的容积,特定三维训练改善不对称的体态,核心肌群训练稳定脊柱,包含日常姿势训练、呼吸训练、脊柱灵活与延展练习、肌肉力量练习、 平衡与协调、施罗斯脊柱侧弯矫正操等。
4.专业仪器辅助:侧方表面电刺激疗法、牵引治疗、矫形器治疗等。
5.中医特色治疗:针刀、拔罐、理筋整复手法等。
门诊时间:周一到周五
门诊地点:7号楼503诊室
预约方式:
登录微信公众号搜索“福建省人民医院公众号”,进入 “掌上医院”, 选择“按科室挂号”,选择“中医特色专科”,选择“康复医学科”,预约完成。
林万庆,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康复医学科科主任、针灸科科副主任、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继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海医会社区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康复技术工程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海医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10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CSCD 5篇,授权国家专利5项,主编及参编专著4部。擅长运用针灸、整脊手法、传统功法等技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相关疾病,以及面瘫、失眠、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陈斌,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康复合作项目临床教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社区康复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理事;福建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骨干人才、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医师”。主持基金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2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CSCD论文16篇,授权国家专利13项,主编/副主编专著2部。擅长:颈肩腰腿痛及脊柱侧弯、头痛;脑卒中、脑外伤、面瘫等引起的偏瘫、言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口眼歪斜;各类骨折术后、运动创伤及孕期产后腰痛、漏尿的康复诊疗。
李世斌,主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福建省中医儿科医学中心秘书、福建省针灸学会委员、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委员。擅长运用传统与现代康复相结合诊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脊柱侧弯、小儿脑瘫、自闭症等。
林凯,主治医师,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针灸科普分会秘书、康复认知分会委员。擅长:针灸、超声引导精准治疗颈肩腰腿痛、运动损伤,以及中风后功能的精准评估与治疗。
游小芳,主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硕士。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会理事。主持省自然等课题2项,第一作者发表SCI/CSCD论文3篇。擅长:面瘫、颈肩腰腿痛、产后腰痛、腹直肌分离、脊柱侧弯、运动损伤、咳嗽、便秘、腹泻、失眠、中风等疾病康复诊疗。
张晨骥,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美国杜肯大学康复物理治疗学硕士。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腰痛、面瘫、运动损伤,胃炎、腹泻,鼻炎、咳嗽、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