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新闻

【健康守护者】刘盛泽:大脑和脊柱里的“拆弹”专家
时间:2024-09-25 阅读:2789 次


      “好多了,谢谢刘主任。”近日,在福建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86岁的陈老先生(化名)见到刘盛泽主任医师,频频道谢。不久前,因椎管肿瘤,陈老先生已无法行走,他辗转香港及省内多家医院均被婉拒,最终是刘盛泽挑战高难度手术,为其摘除肿瘤。


刘盛泽


      从事神经外科30多年,刘盛泽一直秉承“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大脑、脊柱上,完成许多高难度手术,挽救许多生命。


挑战高难度手术

解除瘫痪危机


      “神经外科的医生一定要粗中有细,全面为患者考虑。”刘盛泽身高1.82米,是个大个子,却有着细腻的心。手术台上,他刀行阡陌如网的神经系统,锋走柔软易碎的大脑方寸之地,不敢有一丝一毫疏忽。


      今年5月至今,他已完成30多例四级高难度手术,其中就包括为陈老先生做的手术。


      陈老先生生活在香港。年初,他因胸椎骨折回榕接受胸椎固定手术。术后不久,他出现腰背部疼痛,才发现在手术附近的椎管内长了一颗肿瘤。由于肿瘤生长快速,压迫神经,数月后陈老先生失去行走能力。他回到香港求医,医生以“风险大、难度高”婉拒。老人回到福州后又求诊多家医院,医生同样望而却步。


      “脊柱固定术后,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固定的钢架会影响手术视野,加上老人高龄,手术难度和风险很大,这是大家不敢轻易手术的原因。”刘盛泽介绍,后来老人找到他,经详细分析病情,心中有几分把握的他决定试一试,“手术虽然风险高,但如果不手术,老人很快会面临瘫痪,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过去,刘盛泽就在治疗脊椎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充分考虑术中会发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做好充足的预案。最终,他在显微镜下,为老人精准摘除椎管肿瘤。术后,老人很快恢复肌力,已能下床进行康复训练。


      刘盛泽还曾给出生7天的孩子手术。因为难产,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脑出血。孩子脑容量小,每增加一滴出血都可能要命。面对似乎一碰就碎的孩子,刘盛泽和麻醉科通力合作,轻柔而迅速地为孩子完成手术。让他欣慰的是,七八年后,孩子家人还特意带孩子来门诊看他。孩子健康开朗的样子,让他觉得是任何荣誉都无法比拟的。


像蚂蚁啃骨头般

在大脑中“拆弹”


      神经外科,干的都是精细到毫厘的活,需要在显微镜下手术。因此,刘盛泽将神经外科手术比作蚂蚁啃骨头,要谨慎拿捏手中的分寸,精雕细琢,绝不能损伤到大脑、血管……


      前阵子,一名50多岁的女子查出横窦及窦汇上长了如鸭蛋般大小的肿瘤,并与大脑大静脉、直窦等毗邻。横窦是大脑内一条重要的大血管,如果在上面动刀,任何疏忽都会让患者下不了手术台。但不做手术,不断增大的脑肿瘤随时会压迫大脑神经或者血管,同样会要命。


      女子四处求医,听闻手术成功概率仅50%,十分犹豫。


      在省人民医院,刘盛泽仔细为其分析手术风险、利弊。“风险一定有,但如果你愿意拼一拼,我也会尽全力。”他的专业态度,让女子最终决定做手术。


      虽然脑肿瘤手术刘盛泽做了许多,但位置如此凶险的还是比较少见。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他小心翼翼地剥离肿瘤,避开重要血管、神经,减少出血。术后次日,女子苏醒,肢体活动自如,很快就出院了。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刘盛泽不仅要常常面对脑部肿瘤、脊椎肿瘤患者,还要面对命悬一线的突发脑外伤、脑出血患者,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前一阵子,59岁的阿霞(化名)因头部受伤和股骨颈骨折住院。入院等待手术时,阿霞病情急转直下,甚至瞳孔放大。做紧急CT发现,她的颅内大出血引发脑疝。


      短时间,刘盛泽与团队集结。通过影像检查结果,他判断出大概率是侧颞静脉出血,精准定位后迅速开颅止血。


      术后,阿霞清醒过来,得知从鬼门关被救回,连连感激道:“谢天谢地有主任。”


      如今,已工作30多年的刘盛泽依然保持着冲劲,他带领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不断探索、前行,计划将椎管肿瘤治疗作为科室的特色,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