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脊柱侧弯为人体脊柱序列异常,属于脊柱畸形的一种。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所占比例最高,约85%,这其中又以10岁以上青少年更为常见,女性高于男性。目前我国超500万中小学生有脊柱侧弯。常见脊柱向一侧“C”行单侧偏弯,或双侧偏移躯干中轴线,形成“S”形弯曲。它是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脊柱侧弯需及早干预
在脊柱侧弯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但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畸形表现:
一、出现驼背、高低肩、长短腿、骨盆倾斜等,还有可能造成肩背部、腰部顽固性疼痛。
二、严重侧弯可引起外观畸形,出现肩胛骨或者肋骨后凸,严重者会出现胸廓旋转畸形,表现为两侧乳房不对称,上身倾斜,躯干缩短等,造成心肺功能异常。
三、畸形外观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脊柱侧弯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尤其是青少年,后期矫正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及早筛查,一旦发现问题,宜尽早康复治疗。
不同年龄段脊柱侧弯的分型治疗
脊柱侧弯按照发病年龄可分为婴幼儿、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不同年龄的脊柱侧弯有各自的特点,治疗方法亦有所不同:
一、超过80%的婴幼儿脊柱侧弯随生长发育有自愈倾向,剩余的20%病情进展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长期的、复杂的治疗。
二、对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脊柱侧弯程度较轻的患者,在确诊脊柱侧弯后给予适当的干预,对阻止侧弯进展是有效的。
三、成人脊柱侧弯多与退行性变有关,25岁以上的成年人脊柱侧弯患病率为8%,60~90岁的成人脊柱侧弯患病率高达68%。成人脊柱侧凸较为复杂,是否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依据患者的症状、畸形程度和并发症来确定。
脊柱侧弯联合门诊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设立脊柱侧弯多学科联合门诊,以康复医学科为主,联合骨科、儿科、老年病科、风湿科等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兼顾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专业的脊柱侧弯专项评定(如:X线评估、体态体能评估、关节活动度评估、肌力评估,疼痛分值评估、心肺运动能力评定等),开展系统化、规范化诊疗,实施个体化、科学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帮助患者:①在青春期停止曲线发展(甚至可能减少);②预防或治疗呼吸功能障碍;③预防或治疗脊柱疼痛综合症;④通过姿势矫正改善体格美学等。
部分诊疗内容图示:
体态评估
侧弯角度测量
整脊手法
运动训练
如何预约
“福建省人民医院”公众号→智慧医院→掌上医院→预约挂号→按科室挂号→脊柱侧弯联合门诊。
门诊地点:2号楼13层多学科联合门诊。
脊柱侧弯联合门诊专家团队
脊柱侧弯联合门诊专家团队
张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名中医访问学者,美国南加州大学骨科与运动康复合作项目三年规培学员。香港复康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师班第一届学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痛症委员会委员,世界针联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福建针灸学会小儿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体质调理学会常务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交流协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针灸学会康复分会常务理事,福建中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务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生康复技术工程学会心肺康复分会常务委员,福建医师协会康复医学科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导师分会委员,《中医儿科学杂志》审稿专家》,参与及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多篇,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近20年,临床注重传统针灸、中药与现代康复相结合,擅长肌骨关节、神经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和下午、周五上午
林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人,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脊柱医学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峡南少林手术医学协会理事,福建省级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福建省骨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16年余,在脊柱、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擅长针灸、中药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各种肌肉、骨关节及脑病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艾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教研室主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彩虹婴儿儿童医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秘书长、世中联儿科分会理事等职务。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曾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三十余篇,SCI期刊源论著6篇。参与编写教材或专著14部,其中有4部为副主编。
擅长治疗儿童性早熟、矮小症、肾脏病、血尿、紫癜性肾炎、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积滞、中医体质调理等。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和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六上午
何卫东,老年病科科副主任、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老年衰弱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务理事。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衰弱、肌少症等老年综合征;失眠、帕金森、痴呆、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水肿、多汗、咳嗽、气喘、便秘、胃炎等老年内科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俞烜华,福建省人民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副教授。任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青年医师委员会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福建省青年医师协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福建省免疫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兼任《中国医药科学》、《中国当代医药》编委;《中国医学创新》、《中外医学研究》特约编委;《世界中医药》、《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生》审稿专家、《医学界》专栏作者。主编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源期刊及中华系列期刊等论文20余篇。
擅长高尿酸血症、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未分化关节炎等关节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ANCA相关性血管炎、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IgG4相关性疾病、复发性多软骨炎、成人Still病等风湿免疫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和下午、周三上午
张一弛,福建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脊柱侧弯联合门诊秘书,硕士研究生。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康复手法及中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颈肩腰腿痛、面瘫、脊柱侧弯、运动损伤、失眠、中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