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无陪护”病房

【改善就医体验】“没有陪护,却住出了家一般的感觉!”省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实力圈粉!
时间:2024-06-01 阅读:865 次


近日,62岁的陈女士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二科出院,留下来一封三千多字的感谢信,她在信中详细叙述了在我院住院期间体验“无陪护病房”的经历与感受,对我院优质的护理服务给予高度表扬。下面我们通过患者陈女士的视角,一起走进我院无陪护病房一探究竟。


今年五一节前,我因膝关节疼痛,走进了省人民医院疼痛科,经卓锦钊主任临床检查后,给我开具了磁共振检查单,检查结果和她所判断的完全一致: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且萎缩。经骨伤二科会诊,拟住院手术治疗,后以林翔主任为主的医疗小组再次确诊,并为我拟定了手术方案。我特别荣幸,医疗小组技术力量强大,其中主刀医生林翔主任年富力强,还是医学博士导师,成功完成过多例相同病例的手术,王荣茂主任是资深老主任、老教授,另外两位副主任医师林家钟、刘蔚楠也是医学博士,临床经验丰富。这个医疗小组不仅医学技术精湛,而且精益求精,还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术前仔细提醒注意事项,平稳患者情绪,术后心理安慰,指导康复锻炼,这给了我极大的安全感,把自己交给他们,一切皆可放心!


4月30日,我办理了入院手续,在等待床位期间,做各种术前检查准备,等五一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上午做第一台手术。我提前一天住进病房,趁手术前还能走动到处转转,发现省人民医院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制度更健全、流程更完善、手续更便捷、环境更整洁、服务上更人性化了,其中,医院宣传的“无陪护病房”服务,更是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并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些天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上到住院中心12层,“无陪护病房”的温馨宣传语就映入我的眼帘,我心里既感到温暖,又觉得好奇,想着赶紧进去了解一下。


骨伤二科病房门口


护士耐心地为我介绍了“无陪护病房”的内容,我认真看了宣传彩页,“什么是无陪护病房?”、“无陪护病房有什么好处?”、“无陪护病房费用怎么收?”、“无陪护病房患者的检查怎么安排?”、“无陪护病房患者用餐怎么解决?”“住院期间患者临时需要生活用品怎么办?”我之前所有的疑虑,答案全在这里,一目了然。除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费用还可按规定走医保,这不是住院无忧吗?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无陪护病房手册展架


在无陪护病房手册中详细解答患者疑惑


傍晚,我发现楼下收费处四个人在围桌,感觉他们是借收费处下班后的场所开会,他们穿着白色工作服,带着“无陪护病房”袖标,严肃认真的样子,断断续续地听他们在讲,讲如何负好责任、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有求必应、如何对得起岗位等等。


“无陪护病房”小组长在开小结会


事后了解到,他们是四个科室的“无陪护病房”的小组长,每天下班后都来这开个小结会,这么有组织有纪律有责任心,打破了我对以往医院护工的刻板印象。回到骨伤二科,我亲自接触了一下这里的护理员,从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与往日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对现在的工作充满信心,有了荣誉感-留用的护理员都是优秀的;有了责任感-岗位职责必须完成好;有了自豪感-他们也是有“专业技术”的;有了获得感-经济待遇稳定且有所提高!


信心满满、有使命感的护理员


晚上,病房里都住得满满当当的。我在走廊上走了一遍,瞄了一眼各个病房,感觉中老年人的病人比较多,有的是高龄老人,插管、吸氧的也不少。


值班护士在紧张地忙碌着,输入并整理病患者的信息,挂瓶、换药的护士也忙个不停;值夜班的护理员们也在忙着照顾着各个病人的需求。整个楼层,安静、有序,没有看到陪护病人的家属和自请的护工,也没有了以往的嘈杂声,只有护士和护理员的匆忙脚步声和对病人的轻声问候。护士嘱咐我,医疗护理按“护士呼叫”按钮,生活护理按“护理员呼叫”按钮,值班医生都在,值班护士、护理员都在,我第一次感觉到住院也能这么舒心,没了担忧和焦虑,睡觉也安心。


护士在值夜班


夜间,值班护士带着工作小夜灯,交叉巡查病房,两小时一次,她们脚步轻盈、仔细查看每位病人。有次我正好醒来,轻声问护士:巡查病房为啥不开灯呀?她们回答:巡查不能影响病人的休息。我很感慨:人文关怀细微处,照护服务细无声!


早上,我6点多醒来,护理员们已忙碌一个多小时了,他们整理病房、打开水、帮助病人如厕、洗漱,紧张而有序。


护理员在照顾无陪护的病人


早上六点半,护理员们在开晨会


我因上午要做膝关节手术,估计自己在较长的康复期内不宜走路,就趁着晨光下楼走走。在门诊大楼前,看见值白班的护理员们已在开晨会,护理员们穿戴整洁,佩戴着“无陪护病房”袖章,一位领队在布置工作,亲眼目睹了护理员工作的改革与优化组合,真好!


早上7点,护理员提醒我换上病号服,静候手术安排,我心里平静又安定。医生、护士反复多次验明我的身份和手术部位。一位瘦高个的师傅推着小平车来接我,辗转几层楼,进出电梯,平稳而顺畅。小平车通过一道道门禁和手续,带着我进入到神秘而安静的手术室。


手术室的护士再次复核我的身份和手术部位,就麻利而熟练地开始了术前准备,医生和麻醉师进来又再次进行复核,便开始了麻醉和手术。我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在睡梦中被叫醒,一小会儿,我才反应过来,手术做完了,没觉得疼。手术进行地非常顺利,主刀医生林翔主任在医疗小组医生、护士的配合下,经过三小时,在显示屏前顺利地完成了复杂而高难度手术操作,清除了关节腔内的软骨碎片,修圆了残留的半月板,移植了我自身的两根筋,并重植了我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


推车师傅又顺畅地把我送回病房,病房里几位护士和护理员已在等候,配合着推车师傅熟练而小心地把插了几条管子的我从小平车上转移到病床上,并垫高我的术后患肢,护士也推车进来为我挂上瓶,中医治疗也来了,在我的几个穴位上贴上活血、化瘀、止痛、养胃的中药贴。虽然手术当天家人也在,但无事可做,医生、护士、护理员们的密切配合,把一切都行云流水般地无缝对接好了。


接下来的每天里,我睡觉、洗漱、吃饭、检查、吃药、挂瓶、排尿、叫餐、清洁等流水线般的固定程序,都在护士、护理员的精心安排和照护下完成。


医生每天查房


为患者进行中医非药物治疗


医生团队、护理团队每天查房,仔细了解病人状况,耐心提醒注意事项、指导术后康复锻炼。护士与护理员们有求必应,按钮必到,他们做事认真、细致、周到,态度温和、友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护士长带班查房、示范 


护理员帮患者穿裤子


住院卧床几天了,我很想洗个头发,正在想怎么叫家人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时,同病房的病友告诉我:只需按“护理员呼叫”按钮,告诉护理员要求帮助洗头,他们就会带设备过来帮你完成洗头的心愿,我有点惊喜:是真的吗?她说是真的,护理员曾帮她洗过好几次,洗得很好,我听完赶紧试试,呼叫后说了自己的请求,不一会儿,两位护理员带着塑料桶、洗头盆、排水管、电吹风来了。我听从他们的指挥,把头靠在洗头盆内的支撑垫上,他俩一人浇水一人上洗发水,用适宜的温水给我洗了两遍头,帮我擦干头发后,再用电吹风帮我吹干,我很感动,内心充满温暖!这些“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在医院、科室的培养下,已慢慢变成病人心中“最可爱的人”!


两位护理员帮我在病床上洗头


住院共9天,我同病房的三位病友和整个楼层的病人一样,都安心地享用了“无陪护病房”周全而细致的护理和照顾。我问谢丽梅护士长:“‘无陪护病房’把病人照顾的这么好,整个楼层这么安静、和谐、有序,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她说:“作为省属首批4家“无陪护病房”的试点单位,我们医院积极响应政策,医院护理部紧抓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组织培训和落实,并派出督导专员巡查和助力“无陪护病房”运行,同时,我们骨伤二科护理组也再次对护理员进行骨伤专科性护理的补充再培训,在带班实践中指导、检查、纠偏,经过大家半年多的共同努力,目前效果越来越好,得到住院病人的普遍认可,我们很欣慰!我们还将在工作中继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办法,更进一步地完善“无陪护病房”!”


没有陪护,却住出了家一般的感觉!感谢福建省人民医院的医生的卓越医术,感谢护士和护理员的细致护理与贴心照料,我和这里的大多数病友一样越来越好,康复者不断出院,新病友不断进来,我的手术创口也在不断愈合。几天后,经医生批准,我可以出院回家继续康复。我带上医嘱,坐着安排好的轮椅到医院大门口,上车前,我回头再次仰望门诊大楼高墙上悬挂着的各种荣誉牌匾,回顾这几日的“无陪护病房”的经历,深深受到感触,真正体会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人民医院爱人民!”


患者的需求在哪里,“无陪护病房”服务的触角就伸到哪里。从“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院科室内的护士每天都对护理员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通过护士和护理员不断磨合,护理员的服务水平不断在提高,对患者的康复更有好处。此外,我院“无陪护”试点病房,还融入了浓厚的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切实提高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确保群众在改善医疗护理行动中真正受益。


“‘无陪护,有温度’已经成为我们牢记的医院文化,成为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谢丽梅护士长说道。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