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报!!!
近日有冷空气南下
福建全省气温还在降
昼夜温差也进一步增大
(图源:福建气象)
随着时间进入12月,天气也是越来越冷了。
在以前,老一辈常常通过各种大鱼大肉、药膳来补充营养,抵御冬天的寒气。然而现在的年轻人玩起了“轻养生”,他们不再盲目“贴膘”,而是成了营养学小达人,研究怎么吃才能科学、合理。
那么,冬季吃啥才能在不缺营养的同时,又不囤脂肪?我们又该如何杜绝美食诱惑,控制日渐增长的食欲?
01 一日三餐需有TDCG
T:碳,提供主要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一般指谷薯类,例如日常的各种主食、米、面等;
D:氮,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多指畜禽鱼蛋奶、大豆及其制品等;
C:菜,包括叶菜类、瓜茄类以及菌藻类;
G:果,指代水果、坚果。
一日三餐两点,每餐均含有“碳、氮、菜”,点心含有两“果”,努力做到每天摄入5种颜色,12种食材。具体可以这样安排:
早餐
1份主食+1个鸡蛋+1杯牛奶+1份菜
举例:燕麦牛奶粥(燕麦片、纯牛奶)、水煮鸡蛋、蒜蓉生菜
早点
1份水果
举例:苹果
午餐
1份主食+1份畜禽+1份菜
举例:红豆糙米饭(红豆、糙米、大米)、西红柿土豆牛腩煲(西红柿、土豆、牛腩)、山药炒黑木耳、青菜豆腐汤
午点
1份牛奶或制品+1份坚果
举例:酸奶、什锦坚果
晚餐
1份主食+1份鱼类或海鲜类+1份菜
举例:紫米饭(紫米、大米)、清蒸鲈鱼、清炒西蓝花、萝卜羊肉汤(白萝卜、羊肉)
在冬季,可以多进食富含热量、优质蛋白的食物,增加热能,既能防寒,又能保暖。
以TDCG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主食可增加燕麦、荞麦、藜麦、红豆等杂粮类、杂豆类,抗冬季氧化、耐寒、帮助排便;
肉类选择牛肉、羊肉等温热性质的肉类更佳;
菜类可适当增加根茎类,例如百合、胡萝卜、芋头、藕等。
在烹饪过程中建议选择炖煮、清蒸、清炒、水捞等方式,减少油炸、煎炸、烧烤等。
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多放一点姜、葱、蒜、胡椒等佐料,能够起到调动人体阳气抗御外邪的作用,切记不可过量。
福建依山傍海,在冬季进补的选择上,也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在原定温热性食物基础上,山区饮食可更加辛温些,可适当采用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着重避免寒邪侵袭发病;沿海地区可适当增加健运脾胃的食物,例如山药、莲子等,避免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夹杂他邪诱发疾病。
02 外卖的搭配有讲究
都知道自己做饭最健康,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那么在决定吃外卖餐的时候,这样选择、搭配可以保障均衡的营养摄入。
“碳”尽可能选择粗细搭配的,例如八宝粥、杂粮饭、荞麦面;“氮”选择鱼肉、瘦肉等优质蛋白食物;“菜”建议颜色丰富,品种多样,一份外卖至少含有2种蔬菜。
选择清炒、蒸炖煮的简单方式,不选或少选红烧、煎炸、烧烤、腌制等;减少油、盐、糖等多调料的重口味品种,可备注少油、少盐、少调料等要求给商家,额外调料少点,例如沙拉酱等其他各式调味酱。
自备酸奶、坚果、水果等小食,少点饮料。
03 下午茶/办公室小零食这样选
无惊无险,又到三点,喝杯下午茶?滑动几下,除了奶茶,难道没有其他选项?
其实,上班族在下午茶时间点,可以选择奶类及其制品,例如热牛奶、酸奶、奶酪、水果、奶昔等富含蛋氨酸、维生素B2、钙、蛋白质等物质,冬天里饮用能提高机体抗氧化以及御寒能力,但尽量不要点奶茶!也可以根据体质情况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花茶、药茶等。
办公室小零食则可以选择坚果类、新鲜水果、奶酪等,其中坚果建议成年人每人每日摄入量约10g,每周约50-70g;新鲜水果每人每日摄入量约200-350g;奶酪作为奶制品,和奶类一同计算,建议每人每天300-500g。
最后,推荐一款适用大多数人的花茶:
桑葚桂圆饮
功效:滋阴生血,补心益肾。
原料:鲜桑葚10克,桂圆肉5克。
制作方法:将二物洗净,加水适量,炖烂后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代茶适量饮用。
宜忌:脾胃湿滞、大便溏、舌苔腻者,不宜服用。
本文审核医生: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梁艳彬
指导专家
梁艳彬 ,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国家注册营养师 。社会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临床营养学组成员,中国营养学会第一批基层妇幼营养志愿导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食疗分会理事,福建省临床营养质控委员会青委会委员,周国英名老中医工作室成员,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州老年大学《时令药膳》、福建省老年大学《中医食疗学》授课老师。
擅长:糖尿病、肥胖、肿瘤、各种手术前后、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的营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孕产妇、婴幼儿、学龄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药膳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