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办的“(中国)肛肠医师诊治能力提升计划(IPAC)启动会暨中国肛肠疾病诊疗技术创新论坛”在烟台举行。经过层层严格筛选与评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学科凭借在肛肠疾病诊疗方面突出的专业实力、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新技术的积极探索精神,成功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肛肠医师诊治能力提升计划推广中心”这一殊荣。此次授牌标志着我院肛肠科在技术革新、资源辐射及标准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获国家级认可。
“中国肛肠医师诊治能力提升计划(IPAC)”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办的重要项目。当下,我国肛肠疾病形势严峻,发病率高达50.1%,保守估计患者超5亿人,然而就诊率却仅有28%。不仅如此,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全国各城市与乡村差距明显,这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不便。
在此背景下,该项目应运而生,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办,全国知名中医及综合性医院、区域龙头医院共同构建。项目以“优化资源配置、推广特色技术、实现诊疗同质化”为目标,通过建立“国家-区域-基层”三级协作网络,整合各地肛肠医疗资源,搭建全国性的防治协同网络;推动肛肠疾病防治体系全面升级。
多年来,我院肛肠学科在学术带头人石荣教授带领下,遵循“务实求精,开放办科”的理念,围绕肛肠疾病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同时,还充分发挥区域中心优势,定期开设线下线上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临床实操、病例研讨等多种形式,将先进、优质的诊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级医院的医生,促进肛肠治疗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此次我院肛肠学科作为IPAC首批推广中心,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将始终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以技术提升为核心,以资源下沉为抓手,以普惠民生为目标,全力推进肛肠疾病诊疗能力同质化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科室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创建于1954年,历经五代传承,得到蓬勃发展。近四十年来,在两代专科带头人国医大师陈民藩教授和福建省名中医石荣教授等带领下,形成特色鲜明的“闽派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构建“湿热论治、内外并治、以通为用、存体寡损、形神兼顾”的国医大师陈民藩教授学术思想精髓。
专科先后获得“首批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病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肛肠)诊疗中心培育单位”“福建省中医肛肠病重点专科”、“福建中医药大学特色学科”和“陈民藩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闽派陈氏肛肠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石荣福建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等荣誉。“枯痔疗法”、“陈民藩教授肛瘘诊疗技术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有“枯痔疗法”、“高位肛瘘塑形挂线技术”、脱垂痔吻合器大“C”技术和紫白膏、黄白胶囊等独特专科技术、专科制剂。
专科遵循常见疾病规范模式化诊疗和少见病、疑难病个性化诊疗模式,实践着诊疗规范制定者、疑难疾病目的地的目标。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医院专科(肛肠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中连续三年名列前十,是国家中医肛肠疾病诊疗的区域中心和福建中医肛肠病临床、科研及教学的“龙头”。
专科荣誉称号
1.国家区域中医(肛肠)诊疗中心培育单位
2.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病重点专科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专科中医肛肠病继续教育基地
5.陈民藩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6.福建省中医肛肠重点专科
7.福建省中医盆底医学中心
8.福建中医药大学“海丝”肛肠研究所
9.福建中医药大学优势特色专科
10.闽派陈氏肛肠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11.石荣福建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12.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13.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