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门诊环境(床位4张)
(1)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分泌甚少,甚至无乳可下,多发生在产后2~3天。本病常因产后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所致,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证型:
l 气血亏虚型:表现为乳汁稀少、乳房柔软无胀感,伴有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l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胀痛,伴有胸胁胀满、情绪抑郁、易怒等症状。
Ø 特色疗法
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通过刮拭双侧膀胱经等经脉配合膻中、肩井等穴位拔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对不同证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产妇恢复乳汁分泌。
l 气血亏虚型:通过补益气血、健脾养胃,促进乳汁分泌。
l 肝郁气滞型:通过疏肝解郁、行气通乳,缓解乳房胀痛,改善乳汁不畅。
产后乳胀
产后乳胀是指乳汁淤积引起的乳房胀痛,多因疲劳紧张、伤口疼痛、喂养经验不足或哺乳不及时所致,不仅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还易诱发乳腺炎,并导致产妇焦虑烦躁,危害母婴健康。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证型:
l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汁不畅,伴有胸胁胀满、情绪抑郁、易怒等症状。
l 气血瘀滞型:表现为乳房胀痛明显,乳汁淤积,乳房触痛,伴有局部硬块或结节。
l 肝郁化热型:表现为乳房胀痛剧烈,局部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口干、烦躁等症状。
特色疗法
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通过刮拭双侧膀胱经、乳腺背部投射区域等经脉配合乳根、期门等穴位拔罐以疏通经络、理气通乳,针对不同证型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效缓解乳胀症状,促进乳汁排出,帮助产妇恢复乳房健康,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l 肝郁气滞型:疏肝解郁、行气通乳,缓解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
l 气血瘀滞型: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改善乳汁淤积,消除乳房硬块。
l 肝郁化热型:清肝泻热、解毒通乳,缓解乳房红肿热痛,预防乳腺炎发生。
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指乳腺组织内出现的局限性肿块或硬结,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其发生多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血瘀滞或内分泌失调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乳房胀痛、触及结节或硬块,部分伴随月经周期性变化,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
本病主要分为以下证型:
l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乳房胀痛、结节明显,伴胸胁胀满、情绪抑郁等症状。
l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乳房结节触痛,质地较硬,伴有局部刺痛或胀痛。
l 痰瘀互结型:表现为乳房结节较大,质地较硬,伴有乳房沉重感或胀痛。
特色疗法
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通过刮拭双侧肝经等经脉配合期门、肩井等穴位拔罐以调畅气血、通利经络,针对不同证型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效缓解乳腺结节症状,改善乳房健康,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刮痧专病门诊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刮痧疗法、拔罐技术及中医调理,针对不同证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l 肝郁气滞型: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缓解乳房胀痛,软化结节。
l 气滞血瘀型: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改善结节硬块及局部疼痛。
l 痰瘀互结型:化痰散结、活血通络,减轻乳房结节及胀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