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三月春风拂柳絮,一朝鹊语报佳音。在医院党委与院领导的殷切关怀和全力支持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亚重症病房(重症医学二科)于3月7号正式成立。亚重症病房是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介于普通病房与重症监护病房(ICU)之间的医疗科室,主要专注于病情较重但无需ICU密切监护患者的过渡治疗与康复支持,并积极探索中医药在危重症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医院领导班子、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科室专家团队共同出席了成立仪式,这标志着我院中医药重症医学迈入了新的阶段!
中西协同,
重症监护、高依赖病房双轨并行
亚重症病房将坚持整合现代医学与中医药优势,探索中西医协同救治危重症经验,充分发挥中医内服外治优势,多维度运用针灸、康复、推拿、拔罐、贴敷、耳穴埋豆等疗法,同时依靠我院深厚的中医药资源优势,整合多学科资源,为重症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以提升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药物依赖,降低医疗费用。
重症监护病房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抢救设施,用以收治各类重症患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ICU转出患者:生命支持降级但需持续监护。
2.未达ICU标准的重症患者:如单一器官衰竭、中重度肺炎、COPD急性加重、心力衰竭、大手术术后、呼吸机撤机困难等。
3.特殊需求患者:神志清楚但需陪伴拒绝ICU治疗的危重症。而高依赖病房则主要收治:经本科室治疗后好转;或生命征尚稳定,但原发基础疾病多又需要住院治疗、轻中度肺炎、不明原因发热、重度营养不良等患者。
通过“ICU→高依赖病房→专科病房”的转诊模式,优化重症床位周转效率,避免患者病情反复及转科困难导致重症监护病房周转困难的情况。
人才筑基,
多科协作彰显中医特色
亚重症病房专家团队由陈怀宇主任领衔,陈主任具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经验,系第六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重症医学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负责人,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在省内重症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科室医疗团队具备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呼吸机、气管镜、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重症核心技术,同时深谙中医急救古籍精髓,形成“西医强急救,中医促转归”的独特优势。护理均有多年的危重症护理经验,具备“重症监护精准化+中医护理特色化”的复合型能力。
在今后的发展中,科室将通过举办中医药重症交流学习班及开展重症八闽行、成立跨省区中医重症联盟等形式,与省内外中医药重症领域的专家加强互动与交流,进一步提升我省疑难重症患者的中医药救治能力。
医养结合,
人文关怀助力患者康复
与ICU全封闭式管理不同的是,亚重症病房采用24小时陪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关怀,使家属及患者学会自我锻炼及护理,可有效弥补因探视时间受限、冰冷的机器和机器噪音给患者带来的焦虑、恐惧甚至谵妄、意外拔管等负面影响的发生。
在亚重症病房中,将采用重症治疗与康复调养一体化的模式,从疾病的急性期到恢复期全程都有中医药的介入干预,同时更早地开展康复训练、针灸等治疗方式,以期减少相关并发症(如谵妄、营养不良)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对于经ICU救治生命支持降级但需持续监护、外科大手术后、慢性病急性加重、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撤机困难、营养不良等患者来说,亚重症病房通过中西医协同、医疗康养结合的救治模式,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感染风险与死亡率,减少抗生素使用与ICU依赖,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亚重症病房(重症医学二科)将通过中西医结合模式,为危重症患者提供“监护—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既能缓解我院ICU资源压力,又凸显中医药在重症救治中的独特价值,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重症医学整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为构建中医药重症诊疗体系,推动科研与临床转化(如脓毒症、休克的中医药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专家介绍
陈怀宇 主任医师
福建省人民医院亚重症病房(重症医学二科)科室负责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重症医学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负责人: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危重症分会分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秘书;
福建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
福建省海医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理事;
福州市医调中心专家库成员。
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外感热病、ICU获得性虚弱、慢性心肺疾病、危重症患者恢复期的调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等的治疗。
预约挂号:陈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