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流派概况
一、流派简介
福建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闽山学派)是闽医学派的代表性流派,学派以林上卿、陈荫南、黄农、汪济美、肖熙、范德荣为第一代,他们医德高尚,仁心济世,学识渊博,是闽山学派之祖师。在第二代传承人阮诗玮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闽山学术流派。到目前为止,阮诗玮已经培养出闽山学派第三代传承人90多位,为闽山学派的创立、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闽山学派第三代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丘余良。2022年入选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丘余良带领团队在科室规模及医疗水平上不断进步,形成具有专科特色、疗效显著的尿血病、肾风病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确立慢性肾衰竭、水肿病、慢肾风为中医优势病种。通过闽山学派四代人的共同努力,2019年“福建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入选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在此期间,闽山学派先后建立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宁县总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古田县医院共4个二级工作站。
二、主要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代:
林上卿
陈荫南
黄农
汪济美
肖熙
范德荣
第二代:
阮诗玮
第三代:
丘余良
王建挺
赵爱萍
三、用药特色
历经几代努力,闽山学派创立了以病理为基础,以证候为先导,根据体质之不同、时令之变化、运气之顺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结合的肾脏病多维周期动态诊疗体系;并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临证强调“方有矩,剂有规”。“方有矩”是要有君臣佐使,“剂有规”是方剂要有规制,这包含了剂量的多少、比例的多少等。遣药组方强调“六维”用药法,即药之气、药之味、药之性、药之质、药之毒、药之功6个维度,牢抓药物性味归经,注重配伍,规避药毒,重视边际效应。
四、特色制剂
在闽山学派的发展中,还形成了多个临床疗效显著的的口服特色制剂,包括益肾清浊口服液、益肾降糖饮、益肾降浊颗粒、己金排石颗粒、尿感合剂、保肾口服液,涵盖了慢性肾炎、慢性肾衰、血尿、糖尿病肾病等多种肾病。
五、学术思想及特色技术
闽山学派的学术思想和特色技术主要以阮诗玮为代表。
第一,建立了寒湿辨治体系,编著了中医寒湿病首部专著《寒湿论治》,弥补伤寒,羽翼温病,充实了中医外感病学。
第二,创新性地提出了正邪辨证,揭示了贯穿于各种辨证的核心在于权衡正邪均势,为扶正祛邪权重施法,是一种独创性的辨证思维。
第三,创立“六看”诊疗模式,综合分析,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区别疾病之主导病机与基本病机,分析疾病的主要矛盾,因机立法,选方遣药。
六、闽山学派学术论著
七、闽山学派荣誉
八、闽山学派二级工作站
预约方式
预约挂号: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