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近日,福建省妇联公布2023-2024年度三八红旗集体表彰名单,此次表彰旨在弘扬女性力量,树立先进榜样,激励广大妇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巾帼担当。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凭借卓越的医疗服务、突出的社会贡献和优秀的团队建设,成功获评2023-2024年度“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坚守一线,守护生命绿色通道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是一支以女性为主力的精锐团队,现有医护人员82人,其中女性占65.85%,名副其实半边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她们在家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在医院是奋勇前行的医务工作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耐心和坚韧,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她们主动请缨,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无疆坚定信念。患者数量暴增,且病情凶险危重,在急诊人力资源极度紧张情况下,她们众擎易举,合力攻坚,主动放弃各类休假,延长工作时间,低烧不下火线,甚至高烧者吃完退烧药继续坚守抗疫一线。她们深知,每一次的救治都是与时间赛跑、和死神博弈,应当拼尽全力去挽留每一分生的希望。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她们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接诊、抢救、安抚、记录,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迅速。电话铃声、监护仪的警报声、家属的焦急询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急诊科特有的“交响曲”。在这里,时间为“秒”计,她们时刻保持高度专注,随时应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生死,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衫,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她们就是急诊科的巾帼,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誓言,彰显医者使命担当。
过去一年,她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专业的素养,接诊急诊患者超8万人次,抢救3386人次,120出诊量4827车次,年出车量稳居全市前列,让无数患者在生死边缘得到及时救治,重获新生。
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科室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常态化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强化团队思想政治建设。2023年,急诊科顺利通过“福建省直级青年文明号”创建评审,并完成急诊急救区域升级扩容工程,进一步优化救治流程,保障生命通道畅通无阻。急诊党支部党员及青年文明号成员主动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年均超20场次,惠及群众数千人,将“急救技能培训”品牌活动推向大众,有效提升全民急救意识。
荣誉积淀,彰显责任担当
作为省内急诊医学领域的标杆,科室曾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入选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华东区域急诊医学专科排行榜”。此次获评“三八红旗集体”,既是对团队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女性医护工作者无私奉献的褒奖。
展望未来,续写医者仁心
科室负责人吴晖主任医师表示,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未来,急诊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急救体系建设,推广健康教育,践行“文明礼貌、和谐友善、团结奋进”的职业精神,为守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福建贡献更多巾帼力量。
此次表彰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医护工作者的风采,也为全省卫健系统树立了学习典范,激励更多集体与个人在岗位上勇担使命、再创佳绩。我院也将牢记“人民医院为人民”宗旨,持续书写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国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福建省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主席单位,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急诊重点专科,福建中医药大学急诊医学硕士培养点。曾荣获福建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五一先锋岗”称号。
目前急诊科已形成了一支医学知识扎实,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人才层次合理的急危重症救治团队,现有急诊专业医师27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14人,是一支急救应急能力强、技术娴熟、认真负责的急救队伍。配备有包括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便携式彩超仪、CRRT机、心肺复苏仪等在内的专属先进仪器设备,可开展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急诊超声、床边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和治疗、血液净化等专科先进诊疗技术。承担内、外、妇、儿等专业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的成功率。科室急诊、急救服务体系完善,已形成院前120急救、院内抢救、急诊留观、急诊病房、重症监护等多位一体的专业平台,年急诊病人数超过8万人次,年抢救病人数4000多人次,急诊120年出车量居全市前列,综合服务能力在全国同类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处于先进行列。
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省人民急诊人同心协力追求卓越,为急诊患者打造一个技术强、品质高、可信赖的紧急救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