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为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医药文化,2025年4月26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五期“海丝”中医健康大讲坛分论坛“AI解码千年智慧——中医药的智能传承与创新”在医院7号楼15层学术厅盛大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众多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徐顺贵致辞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致辞
论坛伊始,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徐顺贵和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共同发表开幕致辞。徐院长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事业迈向新的高度。钱处长则强调了中医药在健康福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为中医药的智能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昌大学向阳教授作《传统中药来源的肌少症干预分子挖掘》的报告
论坛内容精彩纷呈,南昌大学向阳教授带来了《传统中药来源的肌少症干预分子挖掘》的报告。向教授详细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传统中药中筛选肌少症干预分子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中药活性成分发现中的巨大潜力,为中医药治疗肌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台湾中医药品质医学会蔡三郎教授作《台湾中药材现行管理情况》
台湾中医药品质医学会蔡三郎教授分享了《台湾中药材现行管理情况》。蔡教授以一名中医师的角度,从台湾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入手,介绍了台湾在中药材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大陆中药材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湖南中医药大学晏峻峰教授作《大模型与中医AI发展》
湖南中医药大学晏峻峰教授的《大模型与中医AI发展》报告,深入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在中医诊疗、中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晏教授认为,大模型技术有望为中医AI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也需要解决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等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绍刚教授作《基于两个“三位一体”脾胃病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绍刚教授以《基于两个“三位一体”脾胃病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实践》为题,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医脾胃病科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黄教授强调,必须坚持中医思维,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福建师范大学许力教授作《虚实共生:元宇宙场景下中医辨证智能交互系统的构建与伦理挑战》
福建师范大学许力教授在《虚实共生:元宇宙场景下中医辨证智能交互系统的构建与伦理挑战》报告中,介绍了元宇宙技术在中医辨证智能交互系统中的应用探索。许教授指出,元宇宙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场景和体验,但同时也面临着伦理、隐私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研究和规范。
福建中医药大学周常恩教授作《人工智能与未来中医——基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中医药大学周常恩教授的《人工智能与未来中医——基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从中医临床思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的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周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要真正融入中医临床,必须深入理解中医临床思维的本质和特点。
菲律宾维森特索托纪念医学中心Celia M.Mabalatan教授作《VSMMC传统医学与中西医结合部》
菲律宾维森特索托纪念医学中心Celia M.Mabalatan教授带来了《VSMMC传统医学与中西医结合部》的讲座。Celia教授介绍了菲律宾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经验,为中医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借鉴。
陈武进副院长作会议总结发言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和深入交流,为中医药的智能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