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天都塌了!宝宝又发烧了!
热锅上的“妈”蚁可以做些啥?
宝妈们,你们懂的!孩子的体温系着宝妈们的心跳!宝贝一发烧,妈妈坐不住。我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护士,同样也是一枚宝妈,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特别实用的育儿技能:宝宝发热时的中医推拿疗法。
为什么推拿能退烧?中医这样说:
在中医看来,宝宝发烧是因为"外邪入侵",身体正气在抵抗外邪时产生的反应。通过推拿特定的穴位,可以帮助:
✔️ 疏通经络,让邪热有出路
✔️ 调节阴阳平衡
✔️ 激发宝宝自身的抗病能力
西医研究也发现,推拿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散热,还能安抚宝宝情绪呢!
5个超有效的退烧推拿手法(附详细图解)
○清天河水(最适合38.5℃以下发热)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从手腕横纹到肘横纹
手法:
1. 让宝宝掌心向上
2. 用食指、中指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3. 频率:150-200次/分钟
4. 时间:5-10分钟
作用:相当于"小儿退烧药",清热不伤正气
○ 揉大椎(快速退热要穴)
位置:低头时脖子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
手法:
1. 用拇指指腹按揉
2. 力度适中,以宝宝不抗拒为宜
3. 时间:1-2分钟
最佳时机:刚发现发热时立刻揉效果最好
○退六腑(高热时必用)
位置:前臂尺侧,从肘横纹到腕横纹
手法:
1. 宝宝掌心向下
2. 用拇指指腹从肘推向腕
3. 频率:120-150次/分钟
4. 时间:3-5分钟
注意:此手法清热力度强,不宜久用
○ 推脊柱(帮助全身退热)
手法:
1. 宝宝俯卧或趴在妈妈腿上
2. 用食指、中指指腹从大椎穴向下
直推到尾骨
3. 频率:60-80次/分钟
4. 次数:推100-300次
○开天门(安抚+辅助退热)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线
手法:
1. 用两拇指交替从眉心推向发际
2. 动作轻柔缓慢
3. 次数:30-50次
特别适合:发热伴有烦躁哭闹的宝宝

为什么只是有些妈妈发现效果好呢?因为这些妈妈们做对了这6件事:
1. 推拿时机:最好在发热初期开始,如果孩子接受可以每4小时一次
2. 环境准备:保持室温25℃左右,避开风口
3. 介质选择:可以用婴儿油或清水,夏天可用薄荷水(稀释后)、紫草油
4. 禁忌情况:
- 高热惊厥时
- 皮肤有破损
- 宝宝极度抗拒时
5. 补水很重要:推拿前后都要给宝宝喝温水
6. 观察反应:如果推拿30分钟后体温不降反升,应及时就医
宝妈最关心的问题解答
Q1:推拿后体温暂时升高正常吗?
A:有些宝宝会出现"推拿后热",这是正气抗邪的表现,一般0.5-1小时会自行消退,可以多喂水观察。
Q2:能配合退烧药使用吗?
A:可以!推拿和药物不冲突。建议:
- 38.5℃以下:先推拿观察
- 38.5℃以上:推拿+药物双管齐下
Q3:多大宝宝适合推拿退烧?
A:6个月以上效果最好,3岁以下手法要特别轻柔。
Q4:可以预防性推拿吗?
A:可以!在流感季节,每周2-3次保健推拿能增强抵抗力。
避坑指南:这些退烧误区要避开!
❌ 捂汗退烧(越捂体温越高)
❌ 冰敷降温(可能引起寒战)
❌ 一发热就吃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无效)
❌ 只关注体温不观察精神状态(精神差要立即就医)
护士宝妈的贴心建议
1. 建议宝妈们平时就练习这些手法,关键时刻不慌张
2. 准备一个"退热推拿包":婴儿油、体温计、喂药器、退热贴
3. 记住就医信号:
- 3个月以下发热
- 发热超过3天
- 出现皮疹、呕吐、抽搐
- 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