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立秋已至,天地气机渐趋收敛,肺气正值当令之时,呼吸系统的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25年8月9日-10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呼吸微创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联合协办的 “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微无创诊疗技术学习班”在福州盛大启幕。来自省内外呼吸病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微无创诊疗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应用。
开幕式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徐顺贵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秉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的背景下,此次学习班的举办意义重大。呼吸健康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中西医结合在呼吸病诊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而微无创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 “以最小创伤获最大疗效” 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本次学习班聚焦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为业内人士搭建了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
主会场聚焦前沿,
共探呼吸病微无创诊疗新方向
8月9日上午,主会场的学术分享亮点纷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解析 “BACE 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中晚期肺癌”,为难治性肺癌提供新策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罗孔嘉教授分享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肺结节消融经验”,展现精准诊疗技术突破;上海市肺科医院马旭教授深入讲解 “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 NSCLC 转化治疗中的应用”,为晚期肺癌转化治疗拓展思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群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高宝安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华平教授分别围绕 “IPF 全周期管理新范式”“呼吸介入技术开展要点”“中央气道瘘介入治疗” 等主题展开深度阐述,引发全场共鸣。
多分会场并行,
深耕微创、呼吸与科普三大领域
8月9日下午,大会设三大分会场同步推进,覆盖微无创、呼吸与健康科普,满足不同领域需求:
呼吸微创分会场:聚焦肺癌外科与内镜技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繁彩教授、厦门弘爱医院韩开宝教授、南平市第一医院李可可教授、南平市第二医院葛健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李建成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李大治教授、福州肺科医院林友飞教授、宁德市闽东医院宋彬教授多位专家围绕肺癌外科治疗、气道狭窄介入、肺结节微创诊疗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呈现了一系列临床实践成果与创新思路,为呼吸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呼吸病学分会场:福建中医药大学金浪教授、厦门市中医院叶钢福教授带来一场立足中医经典、启迪临床的学术盛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宁芳教授、刘凯雄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栋勇教授,围绕科研、呼吸道肿瘤、呼吸道感染等议题进行深度的分享。
科普分会场:传承闽派精髓、普及中医智慧,立足健康传播,南平市人民医院吴慧毅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春香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陈阳天教授、福州市中医院陈妍杰教授用通俗语言讲解肺结节防治、抗肿瘤治疗中的肺保护知识,助力公众科学认识呼吸疾病,架起医患沟通的“科普桥梁”。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徐顺贵教授主持了科普分会工作交流环节,对分会 2025 年上半年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与全体委员共同擘画下半年科普工作蓝图。
会场主持风采:
串联学术观点,引领深度探讨
会场讨论:
思想碰撞点燃创新火花
病例实战 + 实操培训,
提升临床诊疗硬实力
8月10日上午,学习班聚焦临床实战,通过病例深度剖析与技术实操,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林劲榕教授以 “支气管栓塞术后合并肺栓塞” 病例为例,解析复杂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逻辑,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黄进宝教授分享 “反复咯血伴迁徙性空洞结节”疑难病例,通过“抽丝剥茧”式分析,展现中西医结合在病因溯源与精准治疗中的优势。
病例讨论后,大会特别设置气管镜操作实操环节,学员们在专家指导下练习内镜介入技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切实提升呼吸微无创诊疗的实战能力。
此次学术盛会通过 “前沿分享 + 分领域深耕 + 实战培训” 的模式,为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微无创诊疗技术的推广注入新动能,助力我省呼吸病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