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新闻

中西医协同破局 学术赋能促发展——第五届医师职业发展大会分论坛在榕成功举办
时间:2025-08-22 阅读:2698 次

       为深入践行2025年中国医师节“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主题精神,推动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在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悉心指导下,由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医师职业发展大会“破局・拓新:中西医协同攻坚疑难危重症的智慧与实践”分论坛,于8月20日在福州闽江世纪金源中心大饭店圆满落幕。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广东省中医院颜芳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锋利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附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红佳及我院院长徐顺贵、副院长施婉玲、副院长李玮出席会议,省内近200名医务人员参会。




       开幕式上,我院院长徐顺贵致辞。他指出,面对疑难危重症对医学体系的挑战,单一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中西医协同是破解难题的关键路径。中医药千年沉淀的辨证论治思维与经典方剂体系,与现代医学在精准诊断、生命支持领域的突破形成互补,唯有深度融合才能实现“1+1>2”的攻坚实效。作为主办单位,医院始终将中西医协同攻坚作为发展重点,此次论坛旨在汇聚各方智慧,推动中西医协同在重症领域走深走实,为患者开辟更广阔的救治路径。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致辞。他表示,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之际,“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主题为医者职业精神注入了时代内涵。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为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政策支撑。福建始终将中西医协同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方向,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理念和实践中深度融合。当前,疑难危重症的复杂性呼唤医学体系“破局・拓新”,唯有坚守“德馨”初心、精进“技精”本领,才能让中西医协同真正成为攻坚利器。省卫健委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支持学术交流与临床实践创新,为中西医协同发展保驾护航。



       学术分享环节由我院副院长施婉玲、李玮主持,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




       颜芳教授以“危重疑难用经典”为题,系统阐释中医经典方剂在重症救治中的核心价值。他结合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15年实践经验,强调《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籍中的诊疗智慧并非“慢郎中”,可在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重症中发挥关键作用,展示了经典理论穿越千年的临床生命力。



       赵锋利教授聚焦“经方在ICU应用的实践探索”,深入解析经方与现代重症医学的融合路径。他以四逆汤类方救治休克、承气类方管理重症肠道功能障碍、麻黄类方干预重症肺炎等实战案例,揭示经方通过“病机对应病理、药性契合药理”的机制,在感染性休克、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ICU谵妄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提出“以现代生命支持保基础,以经方调内在平衡”的协同策略。



       赵红佳教授围绕“中西医协同诊治急难重症管理策略”展开分享,从政策落地与临床实践双维度构建协同体系。她重点介绍了医院亚重症病房“以现代技术为基,中医特色为魂”的创新模式,通过开放式管理、中西医复合型团队建设、名老中医技术支撑等机制,在发热性疾病、脓毒症、呼吸机撤机困难等优势病种中实现“救命+康复+暖心”的综合效益,为中西医协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上海龙华医院方邦江教授通过录播形式分享“重症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创新到临床验证,系统梳理重症脑病的中西医协同诊疗路径,为专科突破提供前沿思路。四位专家从经典传承、临床转化到策略管理,多维度诠释“破局・拓新”主题,呈现了一场中西医协同攻坚的智慧盛宴。



       本次分论坛紧扣 “破局・拓新” 主题,通过学术分享将专家智慧转化为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坚疑难危重症临床服务能力的具体路径。我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中西医协同机制建设,推广专家分享的先进经验与规范路径,让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的职业信念深度融入临床实践,为建设中医药强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注入持久动力。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