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院重症医学二科(亚重症病房)陈怀宇主任及其团队再次收到患者家属的视频点赞。镜头里,家属朴实的感谢与陈主任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这份跨越数月的医患情谊,要从科室创建之初那面意义非凡的锦旗说起。
开科首面锦旗: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托付
2025年4月,重症医学二科(亚重症病房)正式运行,面对初创期的千头万绪,陈怀宇主任带领团队以“迎难而上”的韧劲,日夜坚守在临床一线。开科不久,科室便成功救治了一位肺部感染、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重症患者,入科时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四肢处于约束状态,经过科室的精心救治,患者完全康复出院。
出院前,患者及家属特地送来科室成立后的第一面锦旗,“医德双馨守杏林、仁心仁术解患忧”——十六个金色大字,不仅是对团队医术的肯定,更承载着一份“性命相托”的信任。家属握着陈主任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给了患者第二次生命!”这张医患手持锦旗一同合影的照片,成为重症医学二科医患情谊的首个“定格瞬间”。
从“第一面”到“十七面”:锦旗背后是初心的延续
这面“开科首旗”,成了陈怀宇主任团队的“精神坐标”。正如陈主任常说的:“医者的初心,就是用‘仁心’温暖每一个痛苦的灵魂,用‘仁术’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在科室初创的日子里,他事事亲力亲为:清晨的病房里,总能看到他仔细查看患者病情的身影;深夜的办公室,他常和团队讨论诊疗方案到凌晨;面对焦虑的家属,他耐心解释病情,用专业与真诚缓解他们的不安。
这份坚守,让科室的优良医风迅速扎根。五个月来,重症医学二科接连收到16面锦旗,每一面背后都有一个关于“救治”与“感恩”的故事:有濒危患者转危为安后家属的泣泪感谢,有长期受病痛困扰者康复后的真诚致意,更有无数患者对团队“专业、耐心、暖心”的认可。这“十七面锦旗”形成的独特“锦旗现象”,正是科室“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写照。
医师节的特别礼物:医患深情的双向奔赴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一位曾受助于陈怀宇主任团队的患者家属,特意录制了一段陈怀宇主任团队在医师节当天在亚重症病房内忙碌工作的场景视频发送给医院以表达感谢。视频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家属动人的话语:“陈主任的声音是病人最爱听的声音,站在鬼门关前的病人很多都是被这样呼唤回来,每个病人每天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精益求精是一个好医生的标准。现代医术讲究跟病人之间的沟通以及家属的亲情交流,这个科的特色就是很多病人,在医生护士的时刻关心下,得到了很好的康复。一个好的医师,带领着一个很好的团队,医师节这一天,这些护士、值班医生包括护工都在紧张的忙碌着,随时随刻都能看到一些满意的情况,这就是最美医师在医师节里面繁忙的一天,走过很多医院,看过很多医生,在这个地方真正体验到医德和医风双馨共佳的局面!”
这段记录着陈主任忙碌日常的视频,与开科时的锦旗合影遥相呼应,成为医患深情“双向奔赴”的最佳注脚。从第一面锦旗到医师节的视频点赞,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陈怀宇主任团队对“医者使命”的坚守,是医患之间那份超越病痛的信任与温暖。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陈怀宇主任及其团队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是我院医德医风的优秀代表,更是全体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未来,愿这份“仁心仁术”的星光,照亮更多生命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