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中医经典古文

名医传记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14 阅读:8359 次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

    战国时医家,秦氏,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市,或待考)人。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越人少任舍长时,曾遇舍客长桑君,长桑君精通医术,与之相交十年,感越人之至诚,出秘藏医方,悉传其术与之。越人后遂医术通神,“视见垣一方人”,时人以上古黄帝时神医“扁鹊”之名号称之。扁鹊擅治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并奠定了中医脉学之诊疗地位及诊法基础。《汉书•艺文志》载,秦越人著有《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均已佚。相传《八十一难经》为其发挥《黄帝内经》奥旨之著。

皇甫谧(215282

    魏晋时期医家、文学家,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谧性好著述,中年因患风痹症,又误服寒食散,始致力于医,将《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医书加以编辑,撰成《针灸甲乙经》,此举为传承《黄帝内经》学术,统一古代针灸穴位位置、名称、取穴法,总结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仲景(2世纪中至3世纪)

    东汉医家,名机,字仲景,世以字行,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仲景博通群书,精究方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后世业医者皆尊其为“医圣”。仲景勤求古训,以“博采众方”之力,增广伊尹汤液之法,撰述《伤寒杂病论》(今传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为千余年来中医临证之圭臬,与《黄帝内经》一同被奉为中医学奠基之作,被誉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581682

    唐代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后世尊其为“药王”“孙真人”。唐太宗、唐高宗皆以其为“得道者”欲召至京师,投以官爵,皆拒之不受。孙真人博览医籍,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将息及养生之术无不精研。孙真人以其毕生所得编撰两部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不仅将其临证多年重要经验尽皆记下,且收录诸多唐以前宝贵医学文献,其论《大医精诚》更被后世所尊崇为医界道德圭臬。

李东垣(11801251

    金元时期医家,名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世以号行,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杲幼岁即好医药,家资既厚,捐千金从学于易水之宗张元素。在其师脏腑辨证的启示下,东垣参合《内经》关于四时皆以养胃气为本之理论,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承其学者尊之为“补土派”宗师,对后世中医学内伤杂病论治之临证有深远影响。其著述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刘完素(11101200)

    金元时期医家,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北河间人,世称刘河间。河间精研《素问》病机十九条,阐发火热病机,擅治火热病证。善用寒凉药物,后世称之为“寒凉派”或“河间学派”,对明清温病学说之兴启发颇多,为河间学派开山之祖。著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伤寒直格》等。

朱丹溪(12811358

    元代医家,字彦修,学者皆尊之为“丹溪翁”,金华(今浙江义乌)人。其对刘完素火热论有所发挥,倡导“阳有余,阴不足”论,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其为“养阴派”之祖。其主张临证灵活用药,反对时医忽视辨证,套用《局方》与滥用辛燥药物之治法。著述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