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医院新闻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的心理恐慌?
时间:2020-02-07 阅读:5192 次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来势凶猛,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难免会引起公众的紧张与不安,加之各种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公众每天沉浸在各种信息的海洋中,好的信息对公众的分析、判断、决策有帮助,虚假、夸张等不良信息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心理恐慌。怎样预防心理恐慌呢?重点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层面谈谈对心理恐慌的预防。


01生物学层面的预防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首先应该做好自己可控的事情,勤洗手、带口罩、强身体、少出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均衡的营养,先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先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尽量不要传递紧张、不安的情绪,给自己的家庭营造出安全、和谐的气氛。马斯洛的需求论认为,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这两点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02心理学层面的预防

适当关注信息,可以消除紧张与不安,但目前信息来源不一,真假难辨,有些负面信息,更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过度关注,强化紧张与不安,甚至引起心理恐慌。在此推荐心理治疗方法中的“替代疗法”作为干预手段,就是通过听音乐、运动、放松、正念减压、冥想、阅读等,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升、升华自己,取代对那些负面信息的关注,避免由负面信息引起的悲观、沮丧、失望、无助,预防心理恐慌。

03社会学层面的预防

这次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源,会引起某些个体出现警觉性增高等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心理恐慌,支持性心理治疗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第一,权威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信息,让公众心中有数,社会各界要向个体提供相关宣教知识和可能的防护用品。第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学会倾诉、倾听,尊重理解彼此的感受。第三,亲朋好友之间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呵护,齐心合力,共度危机。

正如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我们恐惧的实际上就是恐惧本身。当面临社会公共事件时,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过度反应,要学会理性思维、科学应对,用智慧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镇定自若,从容自如,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层面入手,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心理恐慌的发生。

专业解答

李明,

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


擅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专业特长

1.焦虑症、抑郁症、失眠、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及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的诊治。

2.各种心理问题咨询。


主要论文
1.我国电话心理咨询规范化探讨,李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 (11):1389-1391.
2.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量表的信效度,李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55-58.
3.日本自杀预防对策的启示与思考,李明,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9):855-856.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门诊地点:医院1号楼3层314诊室

咨询电话:0591-83942085



解锁就医的正确姿势,特殊时期,就靠它了(内附省人民医院就诊新变化)

共克时艰,我们责无旁贷!—— 福建省人民医院筑牢疫情防控长城

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我想成为伟大组织的一员!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