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肛肠二科

一、科室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中医肛肠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中医肛肠病继续教育基地、福建省中医肛肠病重点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单位、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和中医外科肛肠病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授予点,是福建省中医肛肠医、教、研的龙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肛肠)培育项目”。

       专科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核心,坚持中医治疗为主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并总结形成以“国医大师”陈民藩教授学术思想为核心,“湿热论治、内外并重、以通为用、存体寡损、形神兼顾”的肛肠病诊治学术思想精髓,临床研发应用包括紫白膏、消炎生肌膏、黄白合剂、黄术胶囊在内的5种院内制剂,疗效显著。成为既有专科优势,又有独特专科疗法,特色鲜明的中医肛肠病专科。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奠定了专科疑难疾病诊疗水平全国领先地位,多次被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评选为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



       肛肠二科共有医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 设置床位57张,配备专科手术室、熏洗治疗室、换药室、中医药研究室、名老中医工作室,年完成手术量约4000余台。



       我科以传统肛肠良性疾病诊疗为主,发展盆底障碍性疾病及开展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参与建立便秘、炎症性肠病、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等MDT诊疗模式。多项盆底修复技术已成为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技术,临床疗效满意。平稳有序开展“无陪护试点病房”的建设。



       成立肛肠二科科研团队,获得国自然基金项目及多项省厅级课题,发表SCI论文5篇,其他期刊论文百余篇,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80余人。参与编写高等教育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肛肠疾病临床诊疗经验荟萃》、 《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 、《中医肛肠三十年》、《整合盆底学》、《盆底疾病防治百问百答》、《肛瘘理论与实践》等专科著作。

       主持举办多期国家级及省级肛肠病学术交流学习班,扩大学科影响力。科室成员连续多次投稿的手术视频及论文摘要被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年会录用并在会场展播,代表福建省中医肛肠在世界首屈一指的学术会议平台上,向更多的国际、国内同行展示精湛的医疗技术与优秀的科研能力。


二、科室特色诊疗

       1.特色诊断:CT或核磁共振成像、电子肛门镜、电子结肠镜、直肠腔内超声、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等。

       2.传统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分段外剥内扎术、高位肛漏或直肠狭窄等挂线疗法、脱肛的硬化剂注射治疗、枯痔疗法(消痔灵注射法)、肛裂肛管狭窄的手术扩肛治疗等

       3.现代手术治疗:选择性开环式吻合器痔切闭术(TST)、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痔套扎器手术,盆底良性疾病手术,如:直肠脱垂经会阴手术(STARR、Delorme、Altemeier);直肠推移瓣治疗直肠阴道瘘;藏毛窦Bascom、Karydakis、 Limberg皮瓣手术;骶尾部入路治疗骶前肿瘤;括约肌成形术治疗大便失禁(产伤或手术外伤)等。

       4.中医特色外治法:熏洗坐浴法、穴位敷贴、药线引流、中药涂擦、艾灸、耳穴埋豆、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热奄包治疗等。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