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钙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儿科中也是各年龄段都离不开的话题。钙不仅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保证生长发育的顺利进行,在维持神经肌肉活动、促进酶活性、调节免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补钙呢?听听福建省人民医院儿科艾斯副主任医师怎么说。
首先,家长们需要知道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参考钙在各个年龄段的摄入量。
《中国膳食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荐的儿童每日钙摄入量
过量的钙质摄入会影响其它营养素如铁、镁、锌等的吸收,同时加重身体负担。其次,不同年龄段对钙的需求量也不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平均钙营养素摄入量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那么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科我们需要建议科学合理的补钙。
高钙食物
很多家长误认为长身体的时候必须吃钙片来补充体内的钙,其实不然。首先要确定孩子是不是缺钙,如果不缺乏,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丰富多样的均衡膳食就能满足我们对钙的需求。
一说到食补,大家可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骨头汤,其实炖汤并不能使骨头中的钙进入汤中,更多的反而是脂肪。那有哪些常见食物是补钙良品呢?
乳及乳制品
乳及乳制品不仅含钙量多,而且吸收率高、生物利用率都较高。
1岁以下的宝宝通过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钙就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们挑选牛奶时可以参照商品上的成分表,一般牛奶含钙量约100mg/100ml左右。如果孩子乳糖不耐受的话,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酸奶、奶酪。
豆制品
推荐:大豆、豆腐干、卤水豆腐(北豆腐)、石膏豆腐(南豆腐)、豆腐干等;
不推荐:豆浆、内酯豆腐。
鱼虾贝类
鱼类的含钙量约为 50~150 mg / 100 g;贝类含钙量通常高于 200 mg / 100 g。常见的虾米含钙量更高,但是由于虾米中含钠量同样很高,因此要注意控制进食量。
绿色蔬菜
大多数的绿色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如苜蓿、油菜、芥菜、荠菜、菠菜、红薯叶、胡萝卜、苋菜等;
要注意的是,有些蔬菜中草酸含量较高涩味重,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需要焯水去除草酸后再烹饪:如菠菜、苋菜等。
有些虽然不是绿叶菜,但也有很好的补钙效果:如木耳、紫菜、黑芝麻等。
钙和维生素D是好搭档
维生素D(VD)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骨骼的沉淀,调节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浓度,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因此VD缺乏依然会导致机体出现缺钙的表现。
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皮肤生发层的7-脱氢胆固醇可变成有效的维生素D3。因此鼓励孩子多多参与户外活动。
天然食物中很难摄取维生素D。通过晒太阳获取的VD也有限,且对日照的强度、时间以及漏出的皮肤面积等都有要求。因此,如果孩子出现维生素D缺乏,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量地进行外源性补充。
建议
1. 每天至少喝 300 克奶制品,比如一杯牛奶 + 一杯酸奶;
2. 每天吃一斤蔬菜,一半深绿色叶子菜;
3. 多吃全谷杂粮、黄豆、豆腐豆干;
4. 适量吃一些坚果、芝麻酱、虾贝类。
注意
1.浓茶、浓咖啡、酒精等摄入过多也会抑制钙的吸收,应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
2.对于膳食不能满足需要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钙补充剂。
专家介绍
艾斯 副主任医师
获临床博士学位,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曾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彩虹婴儿儿童医院担任访问学者;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兼委员秘书;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委员等职务;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卫计委青年骨干项目、福建省卫生厅中医药临床基地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近二十篇,SCI期数篇。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儿童肾脏病、血尿、紫癜性肾炎、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厌食、积滞、中医体质调理等。
门诊时间:周一、二、五、六上午,周三、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