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健康科普

【医院科普】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一定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吗?
时间:2025-04-03 阅读:526 次

       今年刚步入三十岁的小蔡女士,既往有甲亢病史2年,平常规律于内分泌科就诊,1年余前开始口服甲巯咪唑,4月余前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后遵医嘱停药,两个月前突然出现左手第二近端指间关节疼痛,这让她非常担心,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风湿病,急忙来到我院风湿病科就诊,俞烜华副主任医师了解到小蔡的症状后,详细询问了其是否有脱发、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小蔡均否认,同时完善了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ENA抗体谱、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体液免疫等检验项目。


       小蔡拿到检验报告后发现:ANA结果显示(1:100):核颗粒型弱阳性;ENA抗体谱提示:抗组蛋白抗体弱阳性,抗ds-DNA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阳性(2.409 S/CO)。


图1 ELISA检测方法:抗ds-DNA抗体


图2 ANA、ENA抗体谱、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小蔡立马上网查询发现抗ds-DNA抗体阳性可能是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忧心忡忡的她再次就诊风湿病科,俞烜华副主任医师结合她目前的临床症状及检验报告综合判断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能诊断,交代小蔡不必过度紧张,定期复查抗核抗体、ENA抗体谱、抗ds-DNA抗体等免疫学指标,风湿病科门诊随诊。4个月后小蔡按时复查免疫学指标提示:ANA转阴性,抗ds-DNA抗体(ELISA检测)阳性(1.63S/CO),但数值较前下降,同时这次抗组蛋白抗体由弱阳性变成了阳性。


图3 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


图4  ANA、ENA抗体谱、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这让小蔡感到不解,既然自己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那为什么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两次都是阳性呢?


       俞烜华副主任医师详细地向她解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抗ds-DNA抗体指标的临床意义。


       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结缔组织病原型,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系统受累。


图 5(图片来源于百度)


       我们今天将从抗ds-DNA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抗ds-DNA抗体阳性可能原因、SLE分类标准以及临床建议展开详细阐述。


一、抗ds-DNA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


       抗ds-DNA抗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结合双链DNA的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疾病进展,对SLE患者的组织器官损伤有致病作用,见于60%~80%的SLE患者,对SLE诊断的特异度为95%,是SLE分类标准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其滴度与SLE疾病活动相关。抗ds-DNA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T)、荧光免疫法(FEIA)、化学发光法(CIA)、放射免疫测定(FARR-RIA)等。


图 6(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公众号文章)


       其中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较为常用,也是我们医院目前使用的抗ds-DNA抗体的两种检测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将患者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与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结合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抗体在绿蝇短膜虫为动基体的沉积情况来判断抗ds-DNA抗体的存在与否的检测方法。


       ELISA则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检测技术,通过标记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抗体的结合反应,利用底物显色反应来定量或定性检测目标抗原或抗体。ELISA检测速度快,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为定量或半定量实验;CLIFT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为定性实验。此外,放射免疫测定(FARR-RIA)作为一种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超微量分析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低滴度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较高,尤其在SLE活动期。总之,不同抗ds-DNA抗体的检测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常需要联合至少2种检测方法来综合判断。


图 7(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公众号文章)


二、抗ds-DNA抗体阳性的其他可能原因


       尽管抗ds-DNA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其阳性并不能确诊SLE。综合文献报道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抗ds-DNA抗体阳性: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交叉反应或炎症激活会诱导抗ds-DNA抗体产生,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等会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甲状腺相关疾病也会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例如Graves病复发期。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短暂的抗ds-DNA抗体阳性,如慢性乙型肝炎(CHB)、梅毒等。


       药物相关:服用某些药物会出现狼疮样综合征,称为药物性狼疮(DIL),其症状比系统性红斑狼疮轻,一般无黏膜溃疡、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


       文献报道相关药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抗结核药(异烟肼)以及降压药(肼屈嗪)等。


       药物性狼疮可能通过半抗原形成、凋亡异常及免疫调节紊乱等机制产生抗ds-DNA抗体,往往停药后抗ds-DNA抗体水平会有所下降。同时,抗组蛋白抗体对药物性狼疮具有诊断意义,阳性率高于95%,常常在临床表现前就能被检测出。


       健康人群中的低水平抗体:健康人中可能短暂出现低滴度自身抗体,可能与免疫系统清除凋亡细胞残留的DNA片段有关。


三、SLE诊断分类标准:抗ds-DNA抗体只是“拼图”之一


       根据2019年EULAR/ACR SLE分类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满足抗核抗体阳性(Hep2免疫荧光法≥1:80);(2)每项临床标准和免疫学指标中,只将最高评分计入总分;(3)每条标准需排除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等原因;(4)至少符合一条临床标准;(5)既往症状和现存临床表现均可评分;(6)临床标准和免疫学指标评分相加≥10分可分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图 8  2019年EULAR/ACR SLE分类诊断


       因此,参照2019年EULAR/ACR SLE分类标准,小蔡的抗ds-DNA抗体(ELISA检测)阳性,虽然可以积6分,但关节痛达不到关节炎的标准,而且无皮疹、口腔溃疡、脱发等症状,其他检验指标基本正常,故不满足2019年EULAR/ACR SLE分类标准,SLE目前不能诊断。


       同时小蔡既往有甲亢病史,服用甲巯咪唑,4月余前停药,但其关节痛症状在停药2个月后出现,2024年11月及2025年3月两次查抗ds-DNA抗体(ELISA检测)阳性,抗组蛋白抗体第一次弱阳性(同时ANA弱阳性)、第二次阳性(但ANA阴性),同样不符合SLE分类标准,故暂不考虑甲巯咪唑导致的药物性狼疮。


       小蔡抗ds-DNA抗体ELISA方法低滴度阳性考虑与体内存在免疫紊乱等因素相关,但目前SLE等自身免疫病诊断依据均不足。因此她目前不需要任何针对SLE的药物治疗,只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况,同时每3-6个月复查ANA、抗ds-DNA抗体及ENA抗体谱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风湿科随诊。


图 9(图片来源于百度)


       总之,单用一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ELISA检测法适用于初步筛查,需要间接免疫荧光法进一步明确,建议同时使用至少2种以上的方法联合检测。


       抗ds-DNA抗体阳性并不能与SLE直接划等号,抗ds-DNA抗体阳性还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某些病原体感染、药物相关等。


       因此,遇到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临床医生需要围绕SLE分类标准进行详细问诊患者,明确是否具有SLE典型临床症状(如光过敏、蝶形红斑等),完善ANA、ENA抗体谱、补体C3、C4、抗心磷脂抗体及血、尿常规、生化全套等相关检验检查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地诊断SLE,避免误诊或漏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俞烜华,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副教授,入选福建省西学中高级研修人才项目。担任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青年医师委员会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福建省青年医师协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福建省免疫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委员,福建省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与脊柱关节炎学组、慢病学组委员等。


       《中国医药科学》、《中国当代医药》编委;《中国医学创新》、《中外医学研究》特约编委;《中国全科医学》、《世界中医药》、《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生》审稿专家、《医学界》专栏作者、年度优秀作者。


       科研工作:主持多项省、厅级课题,已发表SCI、CSCD、北大核心等文章2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


       擅长:高尿酸血症、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等风湿免疫病的规范诊疗。


       门诊时间

       风湿病科门诊:每周二全天、周三上午(1号楼2楼215诊室)

       高尿酸血症/痛风专病门诊:每周五上午(7号楼3楼305诊室)


       预约挂号:

       风湿病科

       高尿酸血症/痛风专病门诊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