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5月30日晚,福建省人民医院以“医体融合,呵护颈椎”为主题开启公益中医“夜校”,60余位市民化身“护颈学员”,亲自上阵学知识、练手艺,在艾灸的温热、功法的韵律与专家的妙手中,开启一场“医体融合”颈椎保卫战。错过现场?别着急,快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感受这场“会动”的中医课堂!
干货开讲:
当颈椎知识遇上“中医智慧”
“低头族”警报拉响!
活动开场,推拿科李长辉主任医师手持颈椎模型,“长期伏案、葛优躺会让颈椎曲度变直,就像弓弦拉久了会断!”他结合30年临床经验,从“筋骨平衡”理论出发,拆解现代人颈椎危机。
互动问答秒变“养生擂台”
互动问答环节激发了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浓厚兴趣,答对问题的市民喜笑颜开。
动起来!
八段锦版“颈椎广场舞”燃爆全场
“左脚开步同肩宽
双手托天理三焦”
曾卫红教授一袭练功服登场,带领众人操练改良版八段锦。
当“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动作配上舒心的音乐,市民们跟着扭转脖颈,后颈的僵紧感在舒展中化开:“比健身房的拉伸更舒服,每个动作都像在给颈椎‘松绑’!”
沉浸式体验:
中医专家给颈椎“搓澡式呵护”
推拿、整脊、刮痧、拔罐在这里一应俱全!
中医外治名家亲授“颈椎复位术”
李长辉主任医师的指尖如“人体GPS”,在体验者后颈精准定位痛点。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他深耕临床30余年,首创“筋骨平衡、动静结合”诊疗体系,开展脊柱、四肢骨关节及其相关疾病的阶段式分期综合康复治疗。曾为数千例颈椎病患者解除病痛。
“80后”医师的“正骨揉筋术”
林丹椿主治医师让体验者坐在椅子上,指尖沿脊柱两侧触诊,突然轻推脊部,体验者瞬间感到微微发力,紧绷的肌肉在触诊下逐渐放松。
这位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的青年医师,擅长用整脊手法搭配针灸治疗脊柱侧弯。
“90后”医师的“掌指松筋整脊法”
沈重庆医师先以掌根在患者肩颈部位轻柔放松肌肉,随后拇指精准按压风府、大椎等穴位,指力沉稳渗透。待局部经络舒缓后,双手配合采用拔伸、旋转等手法调整颈椎关节。
这位中医骨伤硕士擅长运用中医推拿、正骨针灸、中药等传统中医及现代运动康复手段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病及软组织损伤。
“95后”医师的“软组织解压术”
黄高赢医师的拇指在体验者肩井穴上“画圈”,不到3分钟,对方紧锁的眉头就舒展开,直呼“比按摩店按得还准!”
这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专攻关节疾病,治疗肩周炎时独创“松筋-正骨-练功”三步法。
“中医护理技术矩阵”,三位中医护理专家携特色疗法强势“加盟”——
铜砭刮痧区:
独具一格的 “筋膜解结术”
以“通”为用,“刮”出健康。只见罗惠清副主任护师手持虎符铜砭,在体验者皮肤划出流畅弧线,紫红色痧痕随手法渐显,极大缓解患者颈椎不适感。
火龙罐区:
火焰与“细胞能量之舞”的热疗魔法
温通调补,祛瘀通络。柯清月副主任护师手持火龙罐,结合揉、碾、推、按等十种手法,同步实现艾灸的热力渗透、推拿的经穴刺激、刮痧的化瘀导引,提升体验舒适度。
温通刮痧区:
温通罐与身体的 “共振疗法”
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董爱金副主任护师手持温通罐,在体验者经络上轻提慢推,罐口预热的温度透过艾草精油渗入皮肤,整套操作手法连贯流畅,展现出专业的中医护理技艺。
茶歇区藏着“养生彩蛋”
医院此次特供疏肝解郁茶和补气提神茶两款新研制的“吉祥福茶”,茶香混着药香,群众直呼“原来中药可以这么好喝!”
养生礼包到手!
护颈从“今晚”开始
一堂课短短2小时,有味蕾的刺激、切肤的感受、心灵的熏陶、拿奖的喜悦,让前来上课的学员们收获满满,且能学以致用。
“很实用,我平时就喜欢看一些养生知识,这次特地过来线下学习体验,有喝有学有体验,还有养生礼品拿!特别好!”退休教师王阿姨举着养生礼品兴奋地说道。
陈先生作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长期久坐办公,平时就有颈椎不适的毛病,这次特地下班后过来上课,感到收获满满,表示今天的“医体融合”的课程对自己颈部肌肉的松解很有帮助,今晚回家就操练起来。
福建省人民医院作为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护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每年举办多场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市民朋友们真正了解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爱上中医药文化,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当艾灸的温热遇上八段锦的韵律
当铜砭与温通罐相得益彰
这场“会动”的中医夜校
让颈椎保健从“枯燥知识”变成
“可触摸的生活仪式”
让中医智慧成为
你健康生活的“常驻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