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凌晨4点的城市,仍然有数不清的电子屏幕亮着——有人在反复查看工作消息,有人刷着短视频试图“催眠”,还有人盯着天花板计算剩余的睡眠时间。这些场景背后,是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报告揭示的数据: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遭受失眠困扰,而其中76%的案例与心理因素直接相关。
失眠从来不只是“睡不着”这么简单。心理学研究发现,持续失眠会形成恶性循环:
情绪调节失效:杏仁核过度活跃导致焦虑感放大,就像“生锈的警报器”整夜鸣响;
环境敏感升级:大脑将卧室错误标记为“危险区域”,连时钟滴答声都变成威胁信号;
认知扭曲加剧:“再睡不着明天就完了”等灾难化思维自动涌现。
“失眠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临床数据显示,持续失眠者患抑郁、焦虑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7倍,而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破坏睡眠质量。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是失眠,又是否需要干预呢?
失眠分类(按持续时间)
1.急性失眠(短期失眠):失眠症状持续≤3个月,常由应激事件(如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环境变化等)诱发。
特点:
✅ 症状与明确诱因关联,诱因消除后可能自愈;
✅ 易被忽视,但若不干预可能转为慢性失眠。
2.慢性失眠:失眠症状 ≥3个月,且每周至少出现 3晚 睡眠困难。
特点:
✅ 可能脱离初始诱因,形成“对失眠的焦虑”恶性循环;
✅ 需专业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建议至专科就诊。
常见的失眠原因有:
1.生活因素:熬夜、午睡时间过长、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可能会打乱生物钟。
2.环境因素:周围环境嘈杂、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原因,可能会影响睡眠。
3.饮食因素:晚餐过饱、摄入咖啡因等,都会对大脑神经造成兴奋,影响正常的睡眠质量。
4.心理因素: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自卑等等都会导致自身出现失眠的情况。
5.身体不适:疼痛、瘙痒、呼吸不畅等身体问题,可能会干扰睡眠。
常见误解
❌ “睡不着就躺着数羊”:这可能会激活大脑计算区域,反而更清醒。可以尝试专注呼吸或想象放松场景(如海浪声),减少思维活跃度。
❌ “安眠药一吃就上瘾,千万不能碰”:短期遵医嘱使用新型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依赖风险较低,但仍需医生评估后合理用药,切勿自行长期服用。
❌ “老年人觉少,无需干预”:老年人睡眠需求略微减低(6~7小时),但频繁早醒/日间嗜睡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千万不要忽略。若影响生活质量,需排查抑郁症、睡眠障碍等问题,请及时就医。
❌ “失眠只能靠药物,其他方法没用”: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长期效果优于药物,且无副作用。轻中度失眠可优先尝试,重度失眠在医生指导下联合药物干预。
今晚就能试试的加快入睡的方法:
1.“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次;
2.身体扫描放松法:有意识地控制从头到脚逐渐放松肌肉;
3.起床冷静法:若20分钟左右仍未入睡,可离开床铺,做简单活动后再次尝试入睡。
日常可以做点什么
√认知行为疗法(CBT-I)
核心方法:通过睡眠日记识别错误认知,建立“床=睡眠”的条件反射。包括:
睡眠限制:仅在真正困倦时上床,逐步延长有效睡眠时间
刺激控制:卧床20分钟未入睡即离开床铺,避免形成焦虑联想
适用症状:所有类型失眠,尤其对就业焦虑引发的慢性失眠效果显著
√中医调理方案
晨间疏导:用掌根从腋下推揉至胯部8~10次,配合“嘘”字呼吸法
午间调养:饮用玫瑰花菊花枸杞茶,食用百合莲子银耳羹
穴位刺激:日常按压太冲穴、三阴交等助眠穴位
√环境优化方案
温度控制:保持卧室20-24℃,使用透气寝具
光线管理:安装遮光窗帘,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
声音隔离:耳塞、降噪耳机及白噪音设备用于屏蔽突发声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简介
作为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和福建省创双高重点专科建设科室,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个体化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服务。科室以“关注颅脑健康,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依托先进的医疗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及人性化服务,成为省内神经疾病防治领域的先进科室。科室团队现有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
科室优势
1. 技术领先,设备精良
配备脑电图、经颅磁刺激仪(TMS)、神经电生理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
2. 特色诊疗,精准干预
睡眠医学中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I)及中医针刺、艾灸、拔罐运动疗法等调理,打造“睡眠-心理-代谢”全周期管理模式;
3. 多学科协作(MDT)
联合康复医学科、针灸科、传统特色诊疗中心等团队,为患者提供“药物-康复-调理”一体化治疗方案。
预约挂号
↓↓↓
神经内科
睡眠障碍联合门诊
专家简介
神经内科 梁晖 主任医师
福建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脑病分会副会长,全国张仲景学术和创新联盟理事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脑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内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科研工作,擅长脑血管病的治疗与康复、焦虑、抑郁障碍、眩晕、帕金森病等疾病。
神经内科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三周四上午(1号楼1层105诊室)
睡眠心理多学科门诊时间:隔周周四下午(2号楼13多学科会诊中心)
预约挂号:梁晖
神经内科 阮甦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科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脑同治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分会委员
从2001年工作至今,主要工作领域为中医脑病方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尤其对中风病(脑血管疾病)、神志病(焦虑、抑郁障碍)、不寐(睡眠障碍)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神经内科门诊时间:每周一、四上午;每周三下午(1号楼1层102诊室)
睡眠心理多学科门诊时间:隔周周四下午(2号楼13层多学科会诊中心)
预约挂号:阮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