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健康科普

看不见的智齿埋伏,真的是颗“定时炸弹”吗?
时间:2025-09-20 阅读:129 次

       每年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围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今天我们聊聊大家很关心的话题——埋伏智齿。它到底需不需要拔?不拔会怎样?怎么拔才更安全?



一、什么是“埋伏智齿”?


       智齿通常在18~25岁萌出。因为颌骨空间不足、牙胚位置异常或角度不正,智齿长不出来,斜着或横着长,被牙龈或骨头部分或完全覆盖,就称为埋伏(阻生)智齿。这类智齿与口腔之间常形成难以清洁的“盲袋”,为细菌聚集提供条件。



二、哪些情况提示“这颗智齿最好拔”?(常见拔除适应证)


1. 反复冠周炎:后牙最里侧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甚至发热。


2. 影响邻牙:第二磨牙龋坏、牙根吸收或牙周骨破坏。


3. 清洁困难和口臭:盲袋积食物,刷牙无法彻底清理。


4. 形成囊肿或出现占位:影像可见病灶扩大、骨质被吸收。


5. 正畸和种植前评估:需要为牙列矫治或义齿种植提供稳定环境。


6. 其他:咬合干扰、颞下颌关节不适、反复咬破口腔黏膜等。


       温馨提示:并非所有智齿都必须拔。无症状、位置正、便于清洁且与邻牙关系良好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定期复查观察。


三、如果长期不处理,常见风险有哪些?


       风险大小与阻生类型、口腔卫生状况、年龄等因素有关。


1. 反复发炎(冠周炎):抵抗力下降时易急性发作,出现肿痛、张口受限,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2. 连累“前面好牙”:水平或者近中阻生可顶坏第二磨牙,造成龋坏、牙周炎或根吸收,最终可能两颗牙都保不住。


3. 口臭与味觉困扰:盲袋长期积食发酵,漱口难以清除。


4. 偏侧咀嚼:单侧反复疼痛导致长期偏侧咀嚼,肌肉不平衡,影响颜面外观与颞下颌关节。


5. 囊肿与骨破坏:少数病例在智齿周围形成囊肿,缓慢扩大、无明显痛感,发现时骨质已被明显吸收,需要手术清除。



四、“暴力拔牙”才可怕——规范微创拔除怎么做?


       非规范操作可能带来骨折、神经损伤、大出血、感染、邻牙损伤等并发症。规范的微创拔除通常包括:


1. 完善评估:


影像学:口腔CT(CBCT)通常是必要的,可以了解埋伏牙的位置与角度,评估根形、与下牙槽神经和上颌窦的关系。


全身状况:过敏史、凝血功能、既往手术史,妊娠计划、慢病控制情况(如糖尿病、心血管病、抗凝及抗血小板用药等)。


2. 个体化方案:


局部麻醉、笑气或者静脉镇静(择期、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复杂埋伏牙可考虑日间手术或者住院管理。


3. 微创技术要点:


分冠分根减少创伤;

超声骨刀精细去骨、保护软组织;

精细缝合促进愈合;

术中保护邻牙、神经与血管结构。


4. 规范用药与术后随访:


规范使用抗生素;

明确复诊时间。


五、如何选择靠谱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选择具有资质的医院及口腔外科,具备完善影像与急救支持;


专科资质与经验: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及以上职称更有保障;


充分沟通:术前有影像评估与风险告知,书面知情同意;


手术方案清晰:解释麻醉方式、技术步骤和可能并发症;


六、手术当天与术后7天护理要点


1. 手术当天:咬住止血棉 30~60 分钟,不要频繁吐口水或反复漱口;2~6 小时内间歇冰敷面颊,有助减轻肿胀;当日清淡软食,避免热饮、吸管、吸烟和酒精。


2. 术后 1~3 天:轻度肿胀/张口受限属常见反应;按医嘱用药。刷牙避开创口;按需使用温盐水轻柔漱口(遵医嘱)。


3. 术后 3~7 天:逐步恢复饮食与开口训练;若缝线需拆除,按时复诊。


4.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请尽快就医:持续大量出血或止血困难;发热、进行性肿胀、吞咽及呼吸困难;明显麻木感(下唇及颏部)逐日加重;术后3~5天出现加重的跳痛及口臭,可能为干槽症。


七、特殊人群与常见问答(FAQ)


Q1:不疼就一定不用拔吗?


不一定。无症状并不等于无风险。若影像提示对邻牙不利、清洁困难或存在病变,医生可能仍会建议拔除;若各项评估良好,可定期复查观察。


Q2:多大年龄拔更合适?


一般18~25岁拔除更易、恢复更快;年龄增加骨质致密、根形复杂,术后反应可能更重,但在规范评估与操作下仍可安全拔除。


Q3:一定需要做CT吗?


埋伏智齿大多与下牙槽神经或者上颌窦关系密切或形态复杂,医生会建议CBCT以制定更安全的方案。


Q4:拔智齿会“伤到神经”吗?


神经损伤属于低发生率但需重视的并发症。规范术前评估与微创技术可显著降低风险,术后大多数感觉异常可逐渐恢复。


Q5:计划怀孕或正在备孕怎么办?


建议备孕前完成评估与必要的拔除,以免孕期发生急性冠周炎。


Q6:在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或者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能拔吗?


需联合评估(包含出血风险与血栓风险)。请务必提前告知所有用药,遵循口腔颌面外科、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联合用药调整方案,切勿自行停药。


Q7:正畸要戴牙套,智齿要提前处理吗?


多数情况下,建议先专科医师评估,如果对牙齿移动路径与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建议拔除智齿。


八、给患者的三句话


1. 埋伏智齿不可忽视:它是多学科证据支持的口腔健康风险点。


2. 合适时机处理更轻松:越早评估、越容易微创拔除、恢复越快。


3. 选择规范医疗最重要:正规医院、专业团队、个体化方案,才是把“风险”变“小事”的关键。


       如需个体化评估,欢迎预约我院微创埋伏牙专病门诊。愿您从今天起,科学护牙、笑口常开!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是福建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口腔医学分会会长单位,承担福建省自然基金及福建卫健委创新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3名。配置进口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X光系统、口腔CT、颌面整形微动力系统、显微根管仪等先进诊疗设备。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复科及口腔正畸科6个亚专科,由门诊和病房组成。科室常规开展诊疗项目包括:


       1.口腔种植专科:除开展常规种植牙修复外,在牙龈及牙槽骨缺损情况下的种植牙修复、全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穿翼种植、帐篷钉植骨、Only 植骨及上颌窦内外提升手术等复杂种植治疗方面独具特色,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缺失牙患者的功能和美学需求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


       2.口腔颌面外科:开展口腔颌面损伤、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及同期修复、牙及牙槽外科等治疗。


       3.牙体牙髓科:对弯曲或堵塞的口腔手术显微镜下的根管治疗技术掌握熟练,同时常规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保证了根管治疗的质量。


       4.牙周科:开展牙周病序列治疗及牙周显微手术等治疗。


       5.口腔修复科:快速、精密地完成各类牙缺损/缺失的修复。


       6.正畸科:常规开展儿童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成人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掌握多项国际先进的矫治技术,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预约挂号:关注“福建省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下方功能栏“便民服务”→点击“预约挂号”→点击“按科室挂号”→搜索“口腔科”进行挂号


专家简介


林耿冰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口腔医学博士。


       专科擅长:埋伏牙及困难智齿等微创拔除、种植牙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等。主持福建省自然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


       埋伏牙专病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预约挂号:关注“福建省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下方功能栏“便民服务”→点击“预约挂号”→点击“按医生挂号”→搜索“林耿冰”进行挂号

       每年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围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今天我们聊聊大家很关心的话题——埋伏智齿。它到底需不需要拔?不拔会怎样?怎么拔才更安全?



一、什么是“埋伏智齿”?


       智齿通常在18~25岁萌出。因为颌骨空间不足、牙胚位置异常或角度不正,智齿长不出来,斜着或横着长,被牙龈或骨头部分或完全覆盖,就称为埋伏(阻生)智齿。这类智齿与口腔之间常形成难以清洁的“盲袋”,为细菌聚集提供条件。



二、哪些情况提示“这颗智齿最好拔”?(常见拔除适应证)


1. 反复冠周炎:后牙最里侧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甚至发热。


2. 影响邻牙:第二磨牙龋坏、牙根吸收或牙周骨破坏。


3. 清洁困难和口臭:盲袋积食物,刷牙无法彻底清理。


4. 形成囊肿或出现占位:影像可见病灶扩大、骨质被吸收。


5. 正畸和种植前评估:需要为牙列矫治或义齿种植提供稳定环境。


6. 其他:咬合干扰、颞下颌关节不适、反复咬破口腔黏膜等。


       温馨提示:并非所有智齿都必须拔。无症状、位置正、便于清洁且与邻牙关系良好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定期复查观察。


三、如果长期不处理,常见风险有哪些?


       风险大小与阻生类型、口腔卫生状况、年龄等因素有关。


1. 反复发炎(冠周炎):抵抗力下降时易急性发作,出现肿痛、张口受限,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2. 连累“前面好牙”:水平或者近中阻生可顶坏第二磨牙,造成龋坏、牙周炎或根吸收,最终可能两颗牙都保不住。


3. 口臭与味觉困扰:盲袋长期积食发酵,漱口难以清除。


4. 偏侧咀嚼:单侧反复疼痛导致长期偏侧咀嚼,肌肉不平衡,影响颜面外观与颞下颌关节。


5. 囊肿与骨破坏:少数病例在智齿周围形成囊肿,缓慢扩大、无明显痛感,发现时骨质已被明显吸收,需要手术清除。



四、“暴力拔牙”才可怕——规范微创拔除怎么做?


       非规范操作可能带来骨折、神经损伤、大出血、感染、邻牙损伤等并发症。规范的微创拔除通常包括:


1. 完善评估:


影像学:口腔CT(CBCT)通常是必要的,可以了解埋伏牙的位置与角度,评估根形、与下牙槽神经和上颌窦的关系。


全身状况:过敏史、凝血功能、既往手术史,妊娠计划、慢病控制情况(如糖尿病、心血管病、抗凝及抗血小板用药等)。


2. 个体化方案:


局部麻醉、笑气或者静脉镇静(择期、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复杂埋伏牙可考虑日间手术或者住院管理。


3. 微创技术要点:


分冠分根减少创伤;

超声骨刀精细去骨、保护软组织;

精细缝合促进愈合;

术中保护邻牙、神经与血管结构。


4. 规范用药与术后随访:


规范使用抗生素;

明确复诊时间。


五、如何选择靠谱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选择具有资质的医院及口腔外科,具备完善影像与急救支持;


专科资质与经验: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及以上职称更有保障;


充分沟通:术前有影像评估与风险告知,书面知情同意;


手术方案清晰:解释麻醉方式、技术步骤和可能并发症;


六、手术当天与术后7天护理要点


1. 手术当天:咬住止血棉 30~60 分钟,不要频繁吐口水或反复漱口;2~6 小时内间歇冰敷面颊,有助减轻肿胀;当日清淡软食,避免热饮、吸管、吸烟和酒精。


2. 术后 1~3 天:轻度肿胀/张口受限属常见反应;按医嘱用药。刷牙避开创口;按需使用温盐水轻柔漱口(遵医嘱)。


3. 术后 3~7 天:逐步恢复饮食与开口训练;若缝线需拆除,按时复诊。


4.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请尽快就医:持续大量出血或止血困难;发热、进行性肿胀、吞咽及呼吸困难;明显麻木感(下唇及颏部)逐日加重;术后3~5天出现加重的跳痛及口臭,可能为干槽症。


七、特殊人群与常见问答(FAQ)


Q1:不疼就一定不用拔吗?


不一定。无症状并不等于无风险。若影像提示对邻牙不利、清洁困难或存在病变,医生可能仍会建议拔除;若各项评估良好,可定期复查观察。


Q2:多大年龄拔更合适?


一般18~25岁拔除更易、恢复更快;年龄增加骨质致密、根形复杂,术后反应可能更重,但在规范评估与操作下仍可安全拔除。


Q3:一定需要做CT吗?


埋伏智齿大多与下牙槽神经或者上颌窦关系密切或形态复杂,医生会建议CBCT以制定更安全的方案。


Q4:拔智齿会“伤到神经”吗?


神经损伤属于低发生率但需重视的并发症。规范术前评估与微创技术可显著降低风险,术后大多数感觉异常可逐渐恢复。


Q5:计划怀孕或正在备孕怎么办?


建议备孕前完成评估与必要的拔除,以免孕期发生急性冠周炎。


Q6:在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或者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能拔吗?


需联合评估(包含出血风险与血栓风险)。请务必提前告知所有用药,遵循口腔颌面外科、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联合用药调整方案,切勿自行停药。


Q7:正畸要戴牙套,智齿要提前处理吗?


多数情况下,建议先专科医师评估,如果对牙齿移动路径与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建议拔除智齿。


八、给患者的三句话


1. 埋伏智齿不可忽视:它是多学科证据支持的口腔健康风险点。


2. 合适时机处理更轻松:越早评估、越容易微创拔除、恢复越快。


3. 选择规范医疗最重要:正规医院、专业团队、个体化方案,才是把“风险”变“小事”的关键。


       如需个体化评估,欢迎预约我院微创埋伏牙专病门诊。愿您从今天起,科学护牙、笑口常开!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是福建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口腔医学分会会长单位,承担福建省自然基金及福建卫健委创新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3名。配置进口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X光系统、口腔CT、颌面整形微动力系统、显微根管仪等先进诊疗设备。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复科及口腔正畸科6个亚专科,由门诊和病房组成。科室常规开展诊疗项目包括:


       1.口腔种植专科:除开展常规种植牙修复外,在牙龈及牙槽骨缺损情况下的种植牙修复、全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穿翼种植、帐篷钉植骨、Only 植骨及上颌窦内外提升手术等复杂种植治疗方面独具特色,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缺失牙患者的功能和美学需求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


       2.口腔颌面外科:开展口腔颌面损伤、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及同期修复、牙及牙槽外科等治疗。


       3.牙体牙髓科:对弯曲或堵塞的口腔手术显微镜下的根管治疗技术掌握熟练,同时常规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保证了根管治疗的质量。


       4.牙周科:开展牙周病序列治疗及牙周显微手术等治疗。


       5.口腔修复科:快速、精密地完成各类牙缺损/缺失的修复。


       6.正畸科:常规开展儿童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成人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掌握多项国际先进的矫治技术,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预约挂号:关注“福建省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下方功能栏“便民服务”→点击“预约挂号”→点击“按科室挂号”→搜索“口腔科”进行挂号


专家简介


林耿冰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口腔医学博士。


       专科擅长:埋伏牙及困难智齿等微创拔除、种植牙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等。主持福建省自然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


       埋伏牙专病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预约挂号:关注“福建省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下方功能栏“便民服务”→点击“预约挂号”→点击“按医生挂号”→搜索“林耿冰”进行挂号

Copyright © 福建省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医院总机:0591-83258135 医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817中路602号
闽ICP备09043133号   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29号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