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夏天到来,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有些人不禁会怀疑,我的心脏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天热易让人烦躁,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睡眠质量打折扣,心脑血管患者更容易发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尤其要保护好心脏。
福建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李翠云医生给大家介绍一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心脏的方法,讨论夏季如何保护好心脏。
炎热的日子,护心有大讲究。
心脏是我们人体中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它主要是提供血液运行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并且维持着人的身体健康。夏天天气炎热,在高温的状态下,会出现兴奋状态,心率也会加快,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工作量,因此在夏季一定要保护好心脏的健康。
而且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汗腺开张散热,人体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被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诱发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无论是否心脏病患者,都应当警惕。
也许心脏病已潜入,只是你还不知道
一旦有心梗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
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常见的失眠、盗汗、偏头痛也不能忽视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焦躁情绪焦躁,或者是晚上出现失眠的症状,是一定要引起心脏的重视。这是我们的心脏出了一些健康问题,给我们一些信号,这种情况一般多数是心梗的症状。
若是没有经常运动,或者是情绪上的一些大波动的时候,却出现了出汗的症状,这不是一般的出汗,这是盗汗则表现出来的症状,严重就会引发心脏病,并且是早期心脏病的危险标志。
心脏疾病中,以心脏“跳闸”——猝死最为凶险。因为此病有发病突然、无法预测的特点,并非所有的心脏性猝死都毫无预兆。曾有资料指出,8成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22%的患者会有心绞痛,15%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其余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在当前的高温天气下,若有以下预兆,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
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
-
突然出现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头晕,这很可能是猝死发生的预警信号,这 时应强化急救意识,想法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诊治。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偏头痛的症状,并且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已经上升了50%。经过研究发现说明,偏头疼和心脏病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不要大起大落。否则也会影响到,大脑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健康。
专家声音
夏季雨水相对较多,空气湿度大,气压相对偏低,空气的含氧量下降,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都会感到胸闷气短,更何况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夏季也是是心脏病人突发心梗的高危季节,如果我们身边有心脏病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对挽救心脏病人生命显得尤为必要。
专家简介
李翠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0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硕士专业。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的中西医诊疗工作,擅长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常见病的诊治和危急重症的抢救。2004年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导管室进修学习心导管技术,2015年前往美国克利夫兰心脏医学中心访问学习。具备国家冠脉介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电生理射频消融术资质。专科技术全面,中西医治疗融合贯通,擅长于冠脉介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技术。现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第二届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